第十五章 不知死活(1 / 3)

離江州約三百裏地界,乃奎山城地界,奎山城坐落於奎山內部,三麵環山,僅有一麵開門,背臨夔州府,左毗江州,右抵嘉興,為江浙一帶最大的商城,每年初冬開市,為期一月,南來北往的貨商皆會到此彙聚,是奎山城最為繁榮之時,眼下正月已至,商市早已結束,奎山城內街巷間人煙罕見,極為冷清。

奎山城門附近的街口,一名老者拎著魚簍扛著釣竿樂嗬嗬的準備回家,今年雖然比往年要冷的多,其他地方河麵都已結凍,唯奎山城內的河水因地勢偏低地下泉水活流而並未起封,老者拎著沉甸甸的魚簍子心情不錯,今日一早就釣了兩尾三斤重的赤尾魚,留活了明日可上早市賣個好價錢。

赤尾魚是奎山城特產,魚肉鮮嫩少刺,不少外來貨商想要大肆購買,奈何赤尾魚產量過於稀少,價錢又居高不下,不少貨商隻能歎氣而走。

老者正走著,前邊迎麵走來一名少年,少年約莫十七八歲,劍眉淩厲,雙目斜飛,很是俊朗,提一把長劍,雖著粗布麻衣,卻氣質不凡,少年沉眉行走如風,略顯肅殺。

老者平日裏見多了來往的客商,眼力不凡自然看出這少年非尋常江湖人士,簍中的赤尾魚價格偏高,雖是好物卻不易出手,老者嗬嗬笑著站在路邊,等少年走近後開口:“這位少俠,小老兒這裏有新鮮的赤尾魚,少俠可要看一看?”

少年正是剛入奎山城的季江南,季江南的白色錦袍又破又是血汙已經不能再穿,還好身上還有一些配飾,典當之後才得以換一身衣服,隻是雖然配飾價值不低,但要從奎山城穿過夔州府抵達靈州,一路吃住盤纏皆緊要,是以也沒有太多的閑錢。

“不用了老伯。”季江南謝絕,繼續往前走。

老者搖了搖頭拎著魚簍繼續往家走,算咯還是等明早的早市吧。走了兩步就見方才的少年又折了回來站在他麵前問道:“請問老伯,這城內可有住處?”

“若要說住處,自然就前麵的彙雲樓,那裏是奎山城最好的落腳點,少俠可前往留宿。”老者道。

季江南閉口不言麵露難色,如今盤纏緊缺,實在是拿不出來住好的客棧。

老者細看季江南神色就猜了個七八分,當下和善的開口:“小老兒就住前邊巷子第三家,家裏除了老婆子和小孫女之外也無旁人,少俠若是不棄,可在小老兒家暫住一宿。”

季江南很是感激行禮:“多謝老伯。”

老者笑著引季江南進了巷口,巷口第三家就是老者的院子,黃泥的院牆並著木門,木門上還貼著今年的春聯,紅彤彤的很喜慶。

老者打開院門,招呼季江南進了院子,院子不大,牆角還堆著竹篾和農具,兩隻蘆花雞在院角啄食,一名老婦係著圍裙端著簸箕在喂雞。

老者招呼一聲,老婦笑著進廚房給季江南端來一碗水,季江南在院子裏的小凳上坐下,老夫婦很熱情,得知季江南還未吃飯後老婦從廚房裏端來一碗還熱乎的地瓜,吃食雖簡陋,但季江南很是感激,連聲道謝。

老者姓薛,街坊都叫他一聲薛老頭,膝下有一子早年因傷去世,眼下隻有一個小孫女。

季江南吃完後幫著收拾好,這時門外推門進來一個小姑娘,小姑娘簡單的梳了兩個丫髻,纏著一縷紅頭繩,麵相看著大概十四五歲,卻麵黃肌瘦像常年吃不飽飯,又瘦又小,倒像個十二三歲的小孩,臂彎裏挎著一個大大的竹籃,依稀可見一些野菜。

小姑娘雖然又黃又瘦,眼睛卻又大又黑,進門來看見季江南愣了一下,回頭看向薛老頭。

“雙兒別愣著,來見過季少俠。”薛老頭上前結果小姑娘手裏的竹籃,拉著她走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