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之人大晉一直視為流民,長居海上的海外客,身上總帶著海風的鹹濕味,海外人也同樣不喜大晉人,這五十年一次的藏書閣開啟,自然沒有大晉的份,但還是有不少傑出前輩冒險出海,也與一些東海客成為好友,曾贈了幾份前往風雲二島的海圖以作邀請,東海的海圖在大晉並不算稀罕,海外與大晉不同,海路也分內航線與外航線,內航線隻做自己用,外航線則是顯露在所有人麵前的主要商路,風雲冊其實就是一本記載沿海路途的小書,起先作為三十六島島民辨別路線使用,而後就變成了贈與好友的請柬,每本風雲冊後麵都會落有三十六島標記,持風雲冊上島,即可為貴賓之待。”
“群英會由宸王殿下主持,到時候會有即興的武會比試,以彰顯各家的弟子後輩之優秀,宸王給出的諸多彩頭當中,就有一份風雲冊。”李疏桐說罷,看向季江南,“我不會武功,李唐是李家家奴不可上台,所以隻好勞駕季公子了。”
對於風雲二島,季江南是頭一回聽說,東海之地向來是曆朝嚴密監管的地方,但不同於南疆與西域十二國的上竄下跳,東海三十六島一直處於一種守著自己一畝三分地老實過日子的典範,前朝時期東海三十六島歸附,三十六位島主一同前往大楚覲見,楚皇親自邀請三十六島主夜賞慕蘭城慕蘭花開萬點星的盛景,而大楚被滅之後,三十六島島主也隻是前來覲見了一次,而後就再也沒有踏足過大晉土地,每年朝貢不少,但還是令夏侯烈有些擔心,還為此特意訓練水軍,東海之畔水師總府,掌水軍五萬餘人,人數在大晉九大行軍之中僅次於江南軍。
麵對大晉的嚴密監控,三十六島依舊沒什麼特殊的反應,大約五十年前還起了一場內訌,照李疏桐的說法,就是風雲二島島主離開之時。
海外多災害貧瘠,所留的也以古籍居多,也有一些醫者冒險前去采藥,但都不會深入內部,這份風雲冊聽著珍貴,但似乎也拿不到什麼實質性的好東西,或許運氣好的可以找到一份失傳的功法秘籍,但李疏桐又不會武功,也不是醫者,她進藏書閣去幹什麼?
季江南心有疑惑,但並沒有問出口,對於海外的藏書閣,他並沒有多大興趣:“李小姐高看了,你如何確定我能幫你拿到風雲冊?”
李疏桐淺淺一笑:“季公子無需妄自菲薄,以這般年紀步入丹心境的武者,可當得上天縱之資,入人傑榜,也至少在二百三十位以上,取勝一場,對公子來說應該不難。”
“好!”季江南很幹脆的答應下來。
59264/53850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