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樓內一陣熙攘,進來的人皆已經落座,群英樓的座次並沒有太多的規矩,除了頂層是宸王與眾門派話事人所在之外,餘下七層都可隨意而坐,環形的樓體上方是雕梁的頂,四麵垂下蘭色的絹紗,而下方的白玉台,大概就是今年群英會武會所用的場地。
群英樓的內部是呈蓮花狀層層打開的布局,所以沒有視線遮擋的顧慮,總歸是觀戰的就往上頭坐,想要上場的就在下方幾層落座。
群英會上來的都是各大門派世家之人,但凡人所在之地,皆為江湖,世家門派之間互有嫌隙也是正常,隻是礙於麵子,許多事情隻能各退一步,到了世家層麵,就算再恨得咬牙切齒,表麵上的和睦還是要維持下去,而這每年一次的群英會,就成了世家門派之間解決私人恩怨的一個平台。
世家的組成是勢力和財力的結合,但真正看宗族勢力底蘊是否長久的,最直觀的就是看其門下弟子的水平,無論世家還是門派,後輩弟子的優秀與否,就決定這個勢力是否能長久發展,世家之間的爭鬥,往往會由後輩弟子的比拚來看是否勝出,優秀的弟子,彰顯的是自己底蘊的雄厚,而同樣,在世家之中,最重要的底蘊不是財物,而是這些年輕的麵孔,這些麵孔,才是宗門世家的未來。
大層麵的積怨已久,都是些有頭有臉的人物,自然拉不下臉去互相鬥毆,那麼由小輩子弟來決鬥,牽涉麵就小得多。
大晉九大世家,三門六派分布於五域各處,能讓他們集中在一起的,也隻有宸王的群英會,宸王好結交江湖人士,在大晉一向由謹正之名,宸王因群英樓名滿天下,而各大世家也因群英樓彙聚而來,或為解決私怨,抑或是為揚名而來,群英樓提供場地,且彩頭都是罕見之物,隨著一年一年群英會的開啟,不少江湖散人亦慕名而來。
群英會的請柬也發了一部分給那些無門無派,但名聲不弱的江湖散人,有意者皆可前來參加,一般來說,無論世家門派,還是江湖散人,都很樂意給宸王這個麵子,汴京為前朝舊都,又是江南富庶之地,宸王曆來喜好收藏,他從私庫裏拿出來的東西,自然不會差。
對了,還有一眾人可不持請柬入門,位列江湖三榜者,可直接入內。
江湖三榜由朝廷六扇門推出,在江湖上認可度很高,豫州本就是大晉心腹之地,以繁華富庶著稱,而這些世家門閥也大多在南域落戶,傑出人才數不勝數,而江湖三榜的推出,更是將好武之風推向了高潮。
但凡有點本事的,誰不想揚名立萬?人傑榜宗師境之下三百人,囊括整個大晉的優秀人才,且此江湖三榜有一個特點,排位不以境界為基準,而是以戰力為尊,也就是說,隻要你能打敗一名榜上的武者,就算未及丹心境,也可入榜。
江湖上有能耐的人不少,以低境界逆斬高境界的不是沒有,而且還不少,這類人多半是江湖散人,戰績都是生死搏殺打出來的,六扇門的排榜不分正道還是魔道,隻要戰力夠強並且打出了戰績,就可根據情況給與排名,所以第一眼看榜單,就會出現很詭異的一幕,明明都是丹心四劫,為什麼一個排在二百四十二,另一個卻能排到一百七十三。
總之就是一句話,江湖三榜,戰力為尊,境界次之。
樓中坐著的有不少都是人傑榜上的年輕人,這種場麵不多見,有機會觀看各世家門派的武功招式,對於各自的武道之路或多或少都有幫助。
至於人傑榜之上的神秀榜,那是宗師的排位榜,宗師有宗師的驕傲,一般不會拉著塊臉來和小輩爭東西,除非他看上了某一件彩頭,但到了宗師境,即便在宸王府,也是座上賓,以宸王的行事風格,定是大手一揮直接相贈,無需下場去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