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公主的畫作充滿了濃鬱水墨風格,山水之間,瀑布傾下,河之上一抹竹筏漂流,岸邊綠草悠悠,草地上的一間陋室中特寫了一副一家人其樂融融的人物景象。
簡單來,這就是一副有山有水有河流的全家福畫作。
安陽公主的畫工很厲害,尤其是人物方麵畫得惟妙惟肖。
李昴看到這幅圖第一時間就回憶起來,畫上是去年春遊時候的情景。
太後看後,更是高興,嘴角的笑容就沒有停下過,“好!好!好!安陽有心了。”
“哈哈,公主殿下好漂亮的一手畫。”
“這幅圖的寓意也很好,家和萬事興,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多好。”
“羨慕啊,不像我那女琴棋書畫一竅不通。”
又是一堆馬屁追上,李昴對此嗤之以鼻,這群人都是沒主見的牆頭草,風一刮就倒的人。
李昴反而是對那副畫很感興趣,看著那副畫,讓他聯想到一首詩。
“皇祖母,安陽姑姑的畫作讓孫兒有點觸動。”李昴微微俯首,“孫兒要作一首詩抒發感情。”
“哦!好!”太後點零頭。
“又作詩?這首應該達不到上一首那種水平了吧。”
“應該不能,不然讓那些儒家大拿情何以堪啊。”
“話不能滿,畢竟是周陽王殿下,看看吧。”
“也對!”
對於人群的議論,李昴沒有理會,醞釀了一番,開口朗誦,“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孔子雲:何陋之有?”
“好詩!”
李昴話音剛落,迎來一片喝彩。
有了上一首詩的鋪墊,眾饒反應已經沒有先前那麼強烈,那麼不可置信,盡管這首比上一首更加出彩。
“昴借讚美陋室抒寫自己誌行高潔,安貧樂道,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意趣,也反映了作者自命清高,孤芳自賞的思想。”趙王讚譽道。
“文章層次明晰,先以山水起興,點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著從室外景、室內人、室中事方麵著筆,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齊王跟著讚賞。
“更關鍵是引用了古代俊彥之居,古代聖人之言強化文意,以反問作結,餘韻悠長。有意境,有層次,有思想,絕對稱得上千古絕句。”吳王也緊接著稱讚道。
沒錯,李昴想到的詩就是這首陋室銘,居然從腦海的角落裏翻出來了,當然不可能讓它放著吃灰了,該拿出來還是要拿出來的。
這不,效果不是很不錯嘛。
“短短時間內,接連作出兩首佳作,殿下,大才啊。”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越品越是能感受到殿下的思想高度,真不是我等能比擬的。”
“光憑這兩首,殿下就能撐得起來詩仙的稱號,以後我們應該稱呼殿下為詩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