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寫完之後將筆放在筆架上。
“安哥兒,祐哥兒昨晚上給我提到了一個有趣的事情,這事有趣。”
“是。”
劉安想不出來那小東西有什麼想法很有趣。
皇帝從小桌下取出一隻小算盤,最便宜的那種木頭製品,算盤在汴梁城已經不是什麼秘密武器了,基本上有一半的賬房大牛都已經用的非常出眾,比劉安用的好的也有一大群。
皇帝啪啪的拔打了幾下算盤:“祐哥兒給我算了一筆賬,他說汴梁城一個每月能買得起一車拉一千包,二十車,每包四千隻小炊餅的家裏,他問詢了城東二十戶、城南十五戶、城北四十戶,城西十戶,他們每個月會花一千八百隻小炊餅的錢去買香料,吃的香料。”
劉安聽暈了,唯一馬上反應過來是,一文錢可以買一隻大餅,四隻小炊餅。
這麼繞。
皇帝卻是笑的很開心。
是很繞,但卻很容易計算,因為趙祐還不懂萬這個單位,所以到千是極限。
皇帝又啪啪的用盤算作了計算:“我根據祐哥兒報的數。”說到這裏皇帝停了一下:“對了,這事要稱讚一下你家二哥兒劉樂,是他帶著祐哥兒去問詢的這個數。”
皇帝繼續說道:“汴梁依民部的數據,現有約十六萬戶。那麼僅香料一項,在汴梁就有價值三億隻小炊餅的需求量。而隨著香料種類的增加,以及汴梁更加富,這個數字會成倍增加。你說五百萬貫的稅,現在算起來,好容易。”
劉安心裏隻想說一句,臥槽。
皇帝不僅要化身奶爸,還要進階為財迷?
可接下來皇帝一句話讓劉安完全沒辦法接話了。
隻聽皇帝說道:“祐哥兒告訴我,若是一百隻小炊餅能換一兩胡椒的話,汴梁人就有富了,羊肉湯裏加了胡椒特別的好喝。”
“唉……”一聲長歎。
皇帝心裏苦。
二十五文錢一兩胡椒,這個好難。
眼下汴梁城標準的胡椒價格是每兩胡椒六萬五千錢。
可皇帝想到自己兒子說這話時的神情,他這個作父親的狠不得今天就讓汴梁的胡椒變成二十五文一兩。
但,可能嗎?
就算拿國庫補差價,也沒有足夠的胡椒存量,價格還是會被炒上去的。
市場決定價格,汴梁的經濟除了糧、鹽、鐵之外,其餘全是市場經濟,而且是那種想調控都難的。
劉安也明白,靠補貼是不可能的。
當下的糧食平均下來約是一百二十文錢一石,而到了北宋末年,糧價達到了幾千文一石。
劉安想了想後說道:“姑丈,朝堂上怎麼說?”
皇帝愣了一下,又歎了一口氣:“沒說,沒機會說。朝堂上吵了一天,我都不記得他們吵了些什麼,好象說的是石炭的事,還是說鹽的事?”
歪樓,肯定是歪樓了。
劉安深信這一點。
皇帝雖然總是拿不定主意,但也不至於連朝堂上爭論的什麼也記不清。
所以隻有一種解釋。
開始的時候可能討論的是石炭,然後就歪樓,有可能已經歪到南海的某隻魚身上了。
大宋朝堂歪樓不要太正常。
劉安說道:“姑丈,有個邪一點的招數,要不明天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