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把寇準給自己講的關於鹽的事講了。
劉承珪沒接話,也沒有回答,坐在那裏思考著。
劉安也不急,安靜的等著劉承珪的指點。
一刻鍾、兩刻鍾。
劉承珪點了點頭:“這事,我是這麼想的,寇準這個人剛正,他喜歡掌權。他要權倒也太多惡念,隻是想作些事情不被人幹擾。我估算著,他有計劃想收回幽州,甚至奪回長城,然後借你的手,給遼國增加內亂,而後便有大把的時間調教一下咱大宋的朝堂。”
說到這裏,劉承珪第一次展示了對劉安的態度。
劉承諾輕輕一拍劉安的肩膀:“你和他不同,他調教朝堂必然第一個拿你開刀。不是嚇唬你,我和他打交道的時間不短了,寇準此人眼中隻有正、邪,沒有中。”
這話劉安聽懂了。
寇準的態度非黑既白,而且劉安也相信,寇準不喜歡自己的方針。
劉安問:“那寇相公就是在為三年、五年、十年後打算了。”
“沒錯。”
劉安輕輕的拍了拍臉:“那我知道,怎麼作了。”
“怎麼作?”
劉安回答:“寇相公的想法是,派人從遼國往咱們大宋走私鹽。而我的作法是,大宋向遼國走私鹽,而且是傾銷級的走私。”
劉承珪先是一愣,轉身哈哈大笑:“說笑話了,遼國五京鹽田豐富,產鹽無數,反觀我大宋鹽不怎麼夠用。”
“我能!”
劉安很堅定的給了劉承珪一個回答。
劉承珪盯著劉安:“當真?”
“鹽的實際成本,我能控製在產地一文錢兩斤,甚至更低。而且產量給我半年時間,我能擁有大宋現全部鹽量的三十倍,隻是這事,我原本不想粘手,因為鹽是官營的,這事若是一搞,不知道會有多大影響。”
劉安確實不想粘鹽的事情。
這影響的不止了大宋的稅收,也會影響到大宋的經濟。
鹽。
一但海運打開,鹽這東西比砂子還便宜的多。
劉承珪問:“有把握?”
劉安回答:“這事要等等,等胡椒的航道穩了,再嚐試也不晚。”
“恩。今個過來,正事是宮裏也想有些小錢好發賞。可宮裏這些人,胡椒的事他們不能粘,不要太多,這宮裏就那麼一點人,一年有十萬貫就很多了。宮裏有宮裏的規矩,文武不粘,所以有沒有路子?”
劉安倒是沒想到,劉承珪過來為的是這個。
劉承珪也沒催劉安,隻說道:“不急,這事一點也不急,你先想想,不求多,那怕有五萬貫也是好的,主要是穩,還不能讓官家不高興。”
“我,想想。”
劉安有點意外,這突然之間也沒什麼好的點子。
好在劉承珪也不催,隻是來提到了這事。
劉承珪也是用心了,先給劉安示好,送上有用的情報,又幫劉安分析了寇準的話,最後才提出要求。
所以,劉安不能不答應。
劉承珪站了起來:“走了,這事不急。安哥兒這幾天要忙那摘星樓大比的事,這事官家很在意,別讓官家不高興。”
“是,一定用心。”
說到大比,也隻有兩天時間了。
依原先的安排,初賽放在元月十號,正賽在十五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