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清晨,張環帶著兵馬出征。
此時有三千受過嚴格訓練的阿蘇家倭兵,以及半農半兵的倭雜兵一萬三千人,張環隻帶了一千阿蘇家倭兵,以及兩千雜兵負責幹雜活。
真正負責打仗是西州步兵,以及兩千宋軍。
對方是什麼實力張環分析過,既然被劉安罵了,張環準備拿出獅子搏兔的氣勢,來打出一個小威風。
一來讓劉安放心,自己能領軍不會輕敵。二來是也讓小倭子見識一下,大宋是怎麼打仗的。
話說碼頭上。
三個營區的人已經花了一整夜的時間修麵、潔身、換衣。
這還不夠,淩晨的時候有專人訓練他們的站姿,還有說話時肢體的動作,首先第一要素就是,要站直了,若站不直就把肚子挺起來。
天亮之後,發了簡單的早餐,然後才讓各家團聚。再由專人帶著離開碼頭,第一家都發有……驢車。
有懂牲口的靠近一看,低聲對身旁的人說:“這不是驢,這是馬。”
“馬?隻有三尺高的馬?我原先東家的驢也有三尺五。”有人就是不信。
可等好多人證實之後,所有人才相信這就是馬,不是驢。
平均身高不足一米的馬,倭島的馬就是這麼高,還沒有中原的驢高的長。西州人已經吐槽過這裏的馬了,他們的戰馬接近五尺,差不多一米四至一米五的高度。這裏的馬,西州兵稱為倭驢馬。
一匹馬拉一輛車,一家人若都坐在馬車上,馬就走不動了。
拉車的上限是一百五十石左右。
佃戶們將配發的家用物資、布匹、錢堆在馬車上,然後也隻能讓老人、孩子坐上馬車,其餘人靠走的。
好不容易馬車分發完畢,所有人一起來到了碼頭外。
碼頭外站在足有五千多名年輕的倭島男女分成一百個區域分塊站著。
佃戶們在培訓的時候已經知道,他們到這裏是作大人物的,每五戶領九十五戶倭民為一村,負責兩萬畝桑林區以及一千畝良田還有大約可開荒的五千多畝荒地。
每一家可擁有兩個簽五年的婢女以及兩名簽十年的長隨。
村長家可以多加一個婢女或是長隨。
一出碼頭,原本的佃戶們有點不好意思了。
一名被選為村長的老者找到當兵的:“娃子,侯爺給我們配婢女、長隨,我們窮苦人都謝侯爺,記侯爺的恩。可能不能換點年齡大的,能幹活。這些看起來不足十歲的娃子,咱使喚人家不合適。”
當兵小聲說道:“這裏最小的十四,最大的都十七了。這裏二十多歲的男子也我見過的最高不過四尺七寸,還有低於四尺的,女子一般能過四尺就是高個了,大我都隻有三尺五寸左右。”
“當真?”
“老丈,真的。”
“有力氣嗎?”
“還行吧。”
“會莊稼把式不?”
“不知道,不過各村都有侯爺發的刑竹一根,不聽話的隻管打,打死為止。他們若敢有異心,全村扔進礦裏一直到死光為止。聽話的,年底有賞。”
這邊聊著,旁邊很快圍過來幾十人,也都是內心有疑惑的。
聽這邊一說,各村也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