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沆身體往後一靠:“老夫迷茫了。”
寇準說道:“李公定是想說以國為盜,此事天地難容。我看李公隻是假仁義。”
“為何?”
寇準反問:“李公家沒有佃戶?”
“有!”李沆不說假話,家裏有佃戶就是有。
寇準說道:“收流民為佃,是仁,還是天地難容?”
“自然是仁!”
寇準再問:“倭皆流民,現為宋之佃,這是仁,還是天地難容?”
不,不太對。李沆感覺這話不太對味,寇準把自己給繞進圈裏了,可卻找不到反駁的話來。確實,倭民的生活比起他們以前當領民的時候好了許多,但隻是換了一個主子,從奴隸主換成了劉安,或是說劉安背後的大宋無數商團。
寇準沒繼續這個話題,再次說明了來意:“明天去銀山,李公要早點休息,安排人準備出行。還有一事,剛剛得到消息,胡旦並沒有在築紫島南,他秘密的北上,帶了宋軍築紫島第二營前往銀山。”
李沆問:“合規矩嗎?”
寇準回答:“他是築紫島轉運使,負責這裏的防務,有著一定的兵權授權。我也是剛剛知道他去了銀山,那麼若是幫助防守銀山便是功勞,若是其他的事不好說,所以我要親自去看,親自去問。”
李沆搖搖頭:“那我不去了。老夫留在這裏,多看看、多聽聽。築紫島還有許多值得研究的,胡旦為官多年,老夫還是信得過他的。”
“沒說信不過,隻是去看看。李公留下也好,將這裏的政務也指點一二。”寇準沒再要求,起身離開。
另一間屋,張齊賢當著寇準的麵大罵李沆:“他還沒老到糊塗呢,比老夫還小六歲,給倭奴們一口飯吃是我大宋的仁慈。也不是誰都有資格給我在宋為佃的,這糊塗蟲,等我去罵他,罵醒他。”
寇準用力拉著張齊賢,隻是搖頭卻不解釋。
張齊賢又罵了幾句小糊塗,然後氣呼呼的回屋親自去整理自己的茶具、餐刀等物。
張齊賢這套刀可是上上等好刀,價值千貫的金柄銀刀,當時處理河豚的時候用的就是這套刀具。
寇準不是不想解釋一下這件事情,隻是不知道如何解釋給張齊賢聽。
雖然現在寇準是宰相,張齊賢隻是尚書,可論資曆與從政的經驗他遠不如張齊賢。張齊賢為人有三大特點。
愛吃,而且飯量好。
恩怨分明,快意恩仇。成為重臣之後,張齊賢給自己家中許多舊人都安排過差事,卻也有沒安排的。比如那些在他家裏作事手腳不幹淨的人,張齊賢有道德潔癖。
最後一點就是,張齊賢這個人有胸懷。他能和強盜們同桌共食,開懷暢飲。也能和文人墨客小飲談詩。
正因為這樣,寇準才不知道如何解釋給張齊賢聽。
https://www.biqiuge8.com/book/55050/493392853.html
biqiuge8.co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