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柬之!我的大伯竟然是張柬之!張縱看著書信最後的落款名字,臉上也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隻要熟悉武媚娘的人,肯定不會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畢竟正是他在最後發動“神龍政變”,從而逼得武媚娘退位,將江山社稷還給了李氏,這才使得大唐得到了延續。
張縱雖然繼承了上一個張縱的記憶,但畢竟不是他自己的記憶,所以隻有需要時,他才會去回憶一些事情,再加上張縱自己對張柬之這位大伯也不熟,上次見麵時,還是十年前張景之帶他回老家見過一麵,這十年雙方幾乎沒有任何來往。
如果不是這次張經夫婦的到來,張縱幾乎都快忘了他還其它的親人,至於張柬之這位大伯,他也幾乎沒什麼印象,隻記得對方似乎十分嚴肅,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其它的記憶,相比之下,他對張經這位堂兄的記憶反而更加鮮活一些。
“堂弟~,堂弟!你怎麼了?”就在這時,旁邊的張經看到張縱愣在那裏一動不動,於是開口詢問道。
“沒……沒什麼,隻是想起一些事情。”張縱這時有些尷尬的一笑,隨即將書信收了起來。
張柬之是逼武則天退位的關鍵人物,張縱的父親又是前太子黨李忠的人,現在張縱又站在李弘這邊,這麼算下來,他們一家子幾乎全都站在了武媚娘的對立麵,如果讓武媚娘知道這些的話,恐怕第一個就是要滅掉他們張家滿門。
“萬幸萬幸,武媚娘不是穿越者,她不可能知道最後被大伯逼宮,父親也在去年去世了,現在隻要自己小心一些,應該不會引起她的注意。”張縱這時在心中暗道。
“堂兄,我記得父親說過,大伯當年也做過官,但現在卻呆在老家教書,當年是不是發發生了什麼事?”張縱這時忽然向旁邊的張經開口問道。
張柬之的經曆頗為傳奇,據說他六十多歲才進入朝堂為官,八十歲才做宰相,而在做宰相的第二年,也就是他八十一歲,聯合其它幾人發動“神龍政變”,逼得一代女皇武則天退位,這種成就幾乎可以和傳說中的薑子牙相比了。
“這個我倒是知道,當年大伯年輕時就考中了進士,並且進入郇王府做了參軍,不過後來郇王被貶出京,大伯上書陛下為郇王鳴不平,結果得罪了現在的皇後,於是被罷官回鄉。”張經立刻介紹道。
“郇王?”張縱聽到這個陌生的封號先是一愣,幸好他這段時間與薛紹談天說地,也了解不少朝堂上的事,於是很快找到了對應的人物,這也讓他大吃一驚的道,“郇王李素節,他的母親好像就是那個慘死的蕭淑妃吧?”
“正是,郇王現在被貶申州,沒有召見不得回京,大伯十分受郇王的信任,哪怕現在兩人也經常有書信往來。”張經再次介紹道。
張縱聽後忽然對自己父親和大伯的選擇有些無語,他父親選擇了前太子李忠,大伯選擇了蕭淑妃的兒子李素節,結果這兩人都是武媚娘的打壓對象,最後一個被貶一個被賜死,而張縱的父親和大伯也受此牽連,難怪後來張柬之拚了老命也要把武則天拉下馬。
想到上麵這些,張縱對張柬之這位大伯也產生了許多興趣,於是再次追問了一些,順便也問了一些家裏其它人的事,張經也一一做了回答,這讓張縱對老家那邊的事也有了一些了解。
張柬之被罷官後,與張縱的三位叔叔一起回到老家,平時讀書寫字,教育一下子侄,老家那邊也有一些田地,雖然收入有限,生活有些清苦,但也算不錯,甚至張縱的幾個堂兄在成年後,也再次進入官場,隻是品級不高,而且大都在外地,京城這邊除了張縱根本沒有其它人。
廂房很快清理幹淨了,被褥也鋪好了,而且這時張縱也發現,張經夫婦幾乎沒有什麼行禮,隻是帶了一個小包袱,要知道襄陽離京城那麼遠,光是必要的衣物都得不少,可是看兩人寒酸的樣子,恐怕除了身上的衣服再無其它的長物了。
“堂兄,你們昨晚肯定沒睡好,現在房間已經收拾好了,你們先休息一下,晚飯的時候我再叫你們!”張縱這時笑著對張經道,剛才他就發現張經眼睛中帶著血絲,滿臉都是疲倦之意,而那位堂嫂也差不多,顯然一路上吃了不少苦。
“好,那我就不客氣了!”張經也是真累了,說完就去廚房,這時他妻子也洗好了碗筷,夫妻二人再次向張縱道謝,然後進到廂房就休息了。
人家夫妻二人在房間裏休息,張縱也不好意思靠近,但就算他離的遠,可是很快就聽到房間裏傳來震天的呼嚕聲,看樣子張經真的是累的不輕,也不知道自己那位堂嫂能不能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