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張縱的誘導下,弓仁終於將自己心中的擔心講了出來,並且請張縱幫他分析一下眼下的局麵,最好是能找到幫他擺脫家族悲劇命運的辦法。
隻見張縱聽後沉思了良久,最後終於抬頭看著弓仁道:“弓仁兄,有一句話我想問一下你,你一定要老實回答我!”
“張兄請講,我一定知無不言!”弓仁也立刻坐直身子一臉鄭重的道。
隻見張縱這時再次猶豫了片刻,隨即這才開口問道:“弓仁兄,我想問一句,你們家族對吐蕃到底有多少忠心?”
“忠心?張兄為何如此問?”弓仁聽到張縱的話也十分不解的追問道。
“如果你們家族對吐蕃忠心耿耿,甚至願意為吐蕃而亡的話,那我也沒有辦法,隻能勸你們把族分散一些,最好安置在吐蕃的邊境領兵,到時如果國內有變,這些分散的族人也能逃出吐蕃,這樣也不至於被人一鍋端了,從而為家族留下一些血脈。”
張縱說到這裏頓了一下接著又道:“如果你們的忠心不足以讓你們家族為吐蕃而亡的話,那就必須早做打算,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你們與吐蕃王族遲早會有一戰!”
弓仁是個聰明人,所以有些話也不需要說在太明白,而他聽完張縱的話也再次陷入到沉思之中,其實這個問題並不複雜,以他的才智肯定也能想到,隻不過有些事情他並不願意去接受,所以才限製了他的思維。
張縱看著沉思不語的弓仁也沒有再開口,而是端起茶水品了一口,然後耐心的等待著弓仁的答複。
其實張縱也知道,就算是今天說服了弓仁,但也並不意味著噶爾家族就會立刻與吐蕃王族決裂,畢竟弓仁太年輕,在家族中的話語權也並不大,暫時還無法決定家族的走向。
不過弓仁卻是一個很好的切入口,特別是弓仁背後還有論欽陵這個父親,他可是噶爾家族中的頭麵人物,如果能通過弓仁影響到論欽陵的決定,肯定會讓噶爾家族對吐蕃王族產生戒心,再加上吐蕃讚普年幼,大唐又對吐蕃用兵,幾個因素合力之下,肯定能讓吐蕃大亂一場。
弓仁沉思了許久,最後這才抬起頭向張縱拱手道:“多謝張兄的提醒!”
“弓仁兄,咱們雖然立場不同,但站在朋友的立場上,我其實更希望你能夠長駐長安,這樣日後就算是吐蕃有變,你也不會受到涉及!”張縱這時麵色凝重的再次道。
吐蕃等國在大唐也會派駐一些長期的使節,畢竟現在交通不便,有時一個使團來到大唐,可能需要呆上幾年,而且就算是回去,還是會派一些人留守,所以弓仁也完全可以留在大唐,事實上有不少小國的貴族子弟因為貪慕大唐的繁華,都會用這種辦法留在長安。
弓仁聽後卻十分堅定的搖了搖頭道:“張兄你的好意我心領了,不過我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家族從懸崖邊上掉下去,所以我必須要回去,別的人我也許無法說動他們,但我父親一向最喜歡我,而且他也是我見過的最有智慧的人,相信他肯定會聽從我的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