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縱說的倒是實情,賀知章少年就以詩文聞名,隻不過張縱記得他好像是在武媚娘當政時才參加啊科舉,而且還一舉考中了狀元,也是浙江曆史上第一位狀元,可是現在李治還沒死呢,賀知章竟然趕來參加科舉,難道他要提前成為官員了?
不過很快張縱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關鍵,賀知章雖然是在武媚娘當政時期考中了狀元,但並不意味著他是第一次參加科舉,事實上許多舉子幾乎是從少年考到白頭,詩書人之中有句話,叫做‘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
理解起來也很簡單,明經科比較簡單,錄取的人數也比較多,所以十分容易考上,一般三十歲考上明經就算是年紀大的了,而進士則是難於上青天,錄取的人數更是少之又少,有時一年隻有十幾個,所以有些人考到頭發都白了也沒有考上。
所以張縱猜測賀知章也是這種情況,他好像是在三十多歲才考中了狀元,但在之前可能也考過許多次,隻不過他雖然有才華,但他好像沒什麼背景,家境雖然殷實,但卻遠在越州,根本給不了他太大的支持,所以他在京城恐怕也得不到什麼人的支持,最後能到三十多歲考上狀元,已經算是一種奇跡了。
想到賀知章的生平,張縱也不禁有些好奇,當下拿起他送來的文章看了一下,他雖然對文章詩詞方麵不怎麼精通,但畢竟在崇賢館做了這麼長時間的學士,平時耳濡目染之下,對文章詩詞也有一定的鑒賞力,現在看到賀知章的文章,他也感覺寫的相當不錯。
“這個賀知章據說才二十多歲,卻已經寫的一手好文章,如果能得到公子的舉薦,恐怕這次中進士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婉兒站在張縱的身後也邊看邊點頭道。
“的確是難得一見的人才,婉兒你幫我記下,等明年主考官的人選定下來後,不要忘了提醒我把這個賀知章舉薦上去!”張縱最後也笑著向婉兒交待道。
舉子把文章送給權貴叫做投卷,而權貴則可以利用自己的人脈與影響力,將舉子舉薦給主考的官員,隻要影響力足夠,就可以內定進士的人選,雖然這對許多舉子來說十分不公平,比如造成世家大族的子弟壟斷了進士的名額,但現在暫時還沒到改變的時候。
婉兒聽後也立刻答應一聲,臉上也露出幾分微笑,她高興是因為張縱的注意力終於被轉移了,雖然轉移注意力不能解決問題,但至少不再讓張縱沉浸在之前的思緒中胡思亂想了。
張縱這時也在想著賀知章的事,對於這位大名鼎鼎的飲中八仙之首,他可是十分的好奇,而且從曆史上來看,賀知章可謂是一個有福之人,一生幾乎沒怎麼吃過苦。
賀知章生於盛唐,家境殷實,少年時就有詩文聞名鄉裏,後來武媚娘打擊世家,提拔平民出身的官員,賀知章剛好趁著這個機會,以平民的身份考中狀元,然後在國子監教了將近三十年書。
晚年賀知章得到別人的推薦,進入仕途也是順風順水,一路做過禮部侍郎、集賢院學士,後調任部待郎、太子右庶子、侍讀、太子賓客、銀光祿大夫兼正授秘書監,甚至還給當時的太子,也就是後來的唐肅宗做過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