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也要離京了,不過他並沒有像明崇儼那樣悄悄的離開,這讓張縱也有機會給他送行,隨同狄仁傑一同去的人也不在少數,其中隻有少數屬官,剩下的大部分都是禁衛,畢竟狄仁傑這次去江南少不得要殺人,甚至可能會有不少人頭落地。
看著狄仁傑率領著隊伍遠去的背影,張縱也不禁歎了口氣,從狄仁傑那裏他得到一個與明崇儼有關的消息,隻不過這個消息知道的人極少,因為它關係到宮中的一些事。
其實這個關於明崇儼的故事倒是挺狗血的,無非就是才子佳人那一套,據說明崇儼與那位得病的刺史之女早就相識,而且兩人也私下裏訂了終身。
隻不過那個刺史的女兒倒是個聰明的女子,她擔心父親不同意她和明崇儼的婚事,畢竟明崇儼的出身並不高,所以就想出裝病的辦法,別的大夫當然治不好她,而明崇儼剛給她診治她的病就好了。
趁著這個機會,明崇儼也借機向刺史提親,當時那位刺史也都已經同意了,但偏偏在這個時候,李治巡視泰山,而且還在泰山周圍選了一批秀女,結果這個刺史為了巴結李治,竟然把自己年輕貌美的女兒獻給李治做秀女。
更加不幸的是,刺史的女兒在進宮後不久,就因病去世了,而明崇儼也在那裏成為李治的心腹,但據飛奴司的調查,也正是從那時起,明崇儼開始與武媚娘接觸,後來更是加入到武媚娘那邊,許多事情都是他幫著武媚娘策劃的。
想到明崇儼的這些事,張縱也不由得再次歎了口氣,雖然沒有確實的證據,但以他對明崇儼的了解,對方幫助武媚娘恐怕也不是安的什麼好心,甚至很可能是通過這種方式,來向李治報複。
當然了,上麵也隻是張縱的猜想,真正的原因恐怕也隻有明崇儼自己知道,不過張縱寧願相信自己的猜想,因為他覺得這個故事更加合理一些。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間就到了李弘下葬的日子,皇陵那邊的主體工程也已經完工了,所以在張縱的主持下,李弘以帝王之禮下葬,雖然他隻做了一年的皇帝,但依然是位了不起的帝王,畢竟李治當政的末期,政令幾乎都出自他之手。
另外也正是李弘的安排,使得前後兩次的皇權交替都得以平穩過度,光是這份功績就十分的了不起,畢竟從李世民開了一個壞頭後,大唐的皇權交替總是伴隨著腥風血雨,特別是在原來的曆史上,越往後越是殘酷,而李弘卻暫時終結了這個詛咒。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李弘下葬時,無論是朝野對此都極為的悲痛,當下葬的隊伍經過城中時,城中的百姓也紛紛自發前來給他送行,而在出城的時候,天上還忽然下起了雨,似乎老天也在為這位短命的皇帝惋惜。
不過下雨卻給送葬的隊伍帶來不小的麻煩,因為出城之後,雨水竟然越下越大,而送葬的隊伍中人員混雜,不但有文武百官,而且還有皇族親眷等等,可以說男女老幼都有,如果讓這些人冒著雨前進,說不定在路上就會病倒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