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歸途(1 / 2)

回去幹什麼?自然是開荒,秦明心裏對開荒已經有了一個大致計劃。

皇帝為了從奴隸主手裏將奴隸的力量解放出來,頒發了一係列新的法令,主要策略就是,奴隸主名下的奴隸越多,收到的限製就越大。

比如交的稅更多,不能穿好的衣服,不能吃優質的肉。

在這些政策的影響下,大量奴隸要脫離奴隸主獨自生活。

當然,這些奴隸不可能直接獲得自由,總要想辦法給自己贖身,事實上,奴隸們並不期待自由,但皇帝不允許,那些貴族們也不允許,那奴隸們就必須自由。

釋放奴隸已經大勢所趨,奴隸主們必須要想辦法將自己手裏的奴隸清理出去,可奴隸的價值就在於他們自己,哪來的錢交贖金呢?

奴隸主們怎麼挽回損失?

皇帝和那些貴族給這些奴隸主們指了一條明路,把這些奴隸送到他們的軍隊手裏,就當皇帝和貴族把這些奴隸買下來了。

說白了,其實皇帝和那些貴族就是想把奴隸主手裏的人力集中到自己手裏。

當然,這些新組建的奴隸軍隊和正式士兵沒法比,各項待遇比不上就算了,就連一個軍人的名號都沒有,隻有一個開荒隊的名頭。

釋放奴隸是大勢,秦明就打算借著大勢賺點好處。

秦明的辦法和那些貴族一樣,不過他給的物質條件比那些貴族好太多了,隻要這些奴隸主把自己的奴隸交給秦明當開荒隊。

秦明就直接給這些奴隸主給土地,甚至還可以給他們一些減稅政策。

皇帝和貴族隻是給這些奴隸主一些錢而已,還是分期的。

總的來說,比起那些怪物,選擇把奴隸交給秦明,這些奴隸主能獲得三倍以上的收益。

但秦明並沒有收獲到太多的奴隸。

因為這是一個物質資源很豐富的世界,換句話說,所有人都不在乎錢,都很有錢,沒有奴隸主會把那多出來的一點收益放在心上。

把奴隸交給秦明,這些奴隸主隻能拿到一些錢而已。

把奴隸交給當地貴族,他們能收獲一些隱形的好處,比如說,自家子弟在上戰場時會得到一些優待,分配一些不危險,功勞大的任務或職位。

還有機會參加去魔法學校學習的選拔,爭爭魔法學校的入學名額,成為血脈騎士的名額也可以爭。

這些好處不是一點錢就可以比得上的。

會把奴隸交給秦明的,都是一些和當地貴族的關係足夠鐵,有一些閑置奴隸去做投資的奴隸主。

就這樣,秦明走了一路,宣傳了一路,交易了一路,總算拿到了六萬奴隸,不過大部分奴隸都是老弱病殘和婦女,這種不能當兵戰鬥的“劣質人力”。

奴隸主們都很奇怪秦明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秦明領地內可以有三十萬人啊,聽說還都是壯年男子,按理來說,秦明不需要太多人力才對。

麵對這種問題,秦明隻能打著哈哈岔開話題,這就是根基不穩造成的曆史遺留問題。

秦明領地在蠻荒邊緣,領地的前主人通過抓捕蠻荒地域內的野蠻人發家,之後又通過給來捕奴的奴隸販子提供服務來發展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