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在我的退休計劃中,我打算在退休之前,至少可以從我的手中頒發出‘一個’,但直到我從克雷研究所所長的位置上卸任,退居二線擔任科學顧問委員會理事長,這個願望也沒能實現……感謝你給我完成這個心願的機會。”
說著,卡爾森教授的臉上浮起了一絲疲憊。
為了數學界的未來,他也算是操碎了心。
現在他總算是可以放下曆史留給他的責任,安度晚年了……
一百萬美元與千禧難題的大獎到手之後,陸舟沒有在巴黎多做停留,很快便坐上了回國的航班。
原本他是打算直接在金陵國際機場落地的,但因為張大使的邀請,他便將回國的航班改到了上京。
飛機落地之後,一如他上次回國時那樣,在飛機的舷梯外,便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隨後,陸舟將隨身攜帶的行李扔給了擔任他司機兼保鏢的王鵬,坐上了一輛黑色紅旗,前往了一個外人來說充滿神秘的地方……
……
隨著警衛員,穿過了層層崗哨。
在一間古色古香的大院內,陸舟以私人的身份,見到了上次為他頒獎的那位老人。
與此同時,坐在老人身邊的,是一名兩鬢斑白的院士。
至於陸舟為何知道他的身份,那便是因為曾經在鋰硫電池的研討會上,他對這位曾參與過863等重大科研項目的吳世剛院士,還算是有些印象。
而這位吳院士之所以坐在這裏,大概便是充當“學術翻譯”的身份,負責將陸舟說的內容,翻譯成即便沒有相關專業基礎,也能聽得懂的語言。
看著走進屋內的陸舟,麵容威嚴的老人,臉上露出和藹的笑容,微微點頭示意。
“我們又見麵了。”
接著,他伸出了右手,“快請坐吧。”
沒有矯情,陸舟在老人的對麵正襟危坐。
停頓了片刻,老人向陸舟介紹了坐在自己旁邊的那位學者。
“這位是吳世剛院士。”
“您好,陸教授。”吳院士笑了笑,主動伸出了右手。
“您好!”
兩人握手之後,沒有過多將時間浪費在寒暄上。
畢竟坐在這裏的都是忙人,隻是忙著各自不同的領域而已。
為了在2025年之前完成可控核聚變“demo”示範堆的點火,光靠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陸舟需要國家層麵的支持。
而幸運的是,因為諾貝爾獎的緣故,他得到了這個奏對的機會。
雖然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數學,但沒有人會懷疑他在能源領域的發言權。
畢竟鋰硫電池技術的突破,很多人和國家都從中受益,再多的空口白話,也比不上這些看得見的數據更有說服力。
“……能源,材料,信息技術是現代社會發展的三大支柱,其中能源是動力的基礎,也是工業的命脈。總結過往三次工業革命的經驗,無論形式上是如何,在本質上都與能源以及能源生產技術的突破不可分割。”
聽完了這一席話之後,吳院士認真地看著陸舟,謹慎地替身旁那位老人提問道:“那您認為,什麼項目適合我們?”
陸舟隻說了五個字。
然而就是這短短的五個字,卻是在場的所有人心中都為之一震。
“可控核聚變!”
-
(感謝iag_啟神的盟主打賞~~~加更肯定是會加更的,今天坐動車回老家,明天專心碼字,四號一定能更出來的!另外,月初雙倍啊,大佬們,投個月票吧~~~)
34815/26039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