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森很滿意這萬人俱靜的情景,輕輕咳嗽一聲之後,繼續介紹起來。
“……在火星表麵成功展開的生命維持單元,最大將能夠維持5名宇航員在火星地表2到5年的生活需要。而在這段漫長的時間中,宇航員們將會在火星執行多項科考活動,勘探火星上的礦藏、水資源儲量,為我們在地球上的科研工作者收集第一手的資料,並且為阿瑞斯計劃的後續項目鋪路。最終我們將在那顆紅色星球上,建成可以自給自足的火星村!”
隨著卡森局長的話音落下,新聞發布會現場的氣氛,在一瞬間被推向了高.潮。
很快進入到現場提問環節。
所有記者都把手高高舉起,一副恨不能把手指插到卡森鼻孔裏的模樣。
卡森局長環視了會場一眼,很自然地選擇了華盛頓郵報。
作為曆史悠久的報社,《華盛頓郵報》的觀點相對保守,一般不會在最開始便拋出一個尖銳的問題刁難他,因此這也是最穩妥的選擇。
在卡森局長手勢的示意下,華盛頓郵報的老牌知名記者漢姆得到了這一寶貴機會。
他用了兩秒鍾的時間去斟酌自己的措辭,很快伸出了錄音筆,開口提問道:“您好局長先生,我們都知道阿瑞斯計劃才啟動不久,相對於我們宏偉的目標而言,留給我們的準備時間卻隻有很小的一點,你認為這個計劃保險嗎?或者我換個問法,NASA對實現阿瑞斯計劃第一階段目標的把握究竟有多大?”
不出卡森的意料,華盛頓郵報選擇的切入點,果然集中在了“準備時間”和“成功率”上麵。
眉毛向上挑了挑,回應著一雙雙熱切盼望著回答的視線,卡森局長和顏悅色地開口說道:“阿瑞斯計劃的確是在最近才重啟,可是在此之前我們已經為登陸火星準備了很久。比如生命維持單元,早在十年前就已經立項研究。而Space-X公司的BFR超級火箭,早在兩年前就已經完成了第一次試飛。”
“殖民火星的項目並非是我們的臨時起意,而是經過了周密的計劃!關於安全性的問題我可以向諸位保證,我們會將所有安全工作都做到萬無一失,然後再讓我們的殖民者出發!”
卡森局長的話音落下,整耳欲聾的掌聲很快填滿了會場。
在一陣熱烈的掌聲之後,來自BBC的英國記者有幸獲得了提問的機會,起身發言道。
“局長先生,我們都知道就在一個星期前,華國載人登月工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想請問您的是,NASA如此倉促地決定啟動阿瑞斯計劃,是否是對華國登月行為的一種回應?”
這個問題還用問嗎?
如果不是華國把航天員送上月球,國會瘋了才會批準他們這個瘋狂且燒錢的計劃。
說到這裏,NASA其實還得感謝華國人。
畢竟如果不是華國在航天領域的步步緊逼,國會預算委員會的老爺們是絕對不會如此痛快地敞開口袋的。
當然了,道理歸道理,卡森局長當然不會承認,很幹脆地予以了駁斥。
“這種說法是毫無根據的,我們早在半個世紀前就已經將我們的宇航員送上了月球,如今華國也成功做到了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但還不至於我們將他們擺在對手的位置上。”
“記住,載人登月是我們過去取得成就,那片土地上已經沒有什麼東西或者是榮耀值得我們去留念。現在,我們的目標是更遙遠的火星,那裏存在著無限的可能性。”
謔謔——!
現場傳開了一片驚歎的聲音。
北美記者臉上的表情充滿了亢奮,像是打了雞血似得。英國記者一臉饒有興趣,像是看見了大新聞。俄羅斯記者的表情有些複雜,華國記者的表情有些不太好看。
無論如何解讀,NASA局長的發言中透露出的信息,對華國而言都不是很友好。
我們從來沒有將你們當成對手!
在你們追逐我們過去的腳步時,我們已經將視線投向了更遙遠的彼方!
34815/427899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