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集團。
津門航天城的廠房裏,一座龐大的圓柱形核心艙正停在廠房的中央。
馬上即將開始上天之前的最後一次檢驗,五院的工程師正在對已經完成的核心艙上的設備,進行例行的安全性檢查。
檢查完核心艙艙門的線路,確認輸入密碼後可以正常開關,帶著安全盔的孫元培抬起胳膊在額前蹭了下,咧了咧嘴角,和旁邊的另一名工程師閑聊道。
“……月球軌道施工委員會總設計師,陸教授這回可真是一手遮天了啊。”
埋頭幹著手上的活兒,趙獻普也不抬頭,哼哼地應了聲:“可不是麼。”
一句話的工夫,發射計劃安排在了月底,原本還在雙休日休息的他們,立馬跑來了單位。
孫元培搖著頭說道:“有時候真搞不懂這家夥是咋想的,老老實實在可控聚變這行當個元老不好嗎?聽說這家夥專程辭了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主任的位子,東亞電力總工程師的位置也讓給了別人,鐵了心的跑過來搞航天……這不神經病麼。”
在他看來,在航天業這塊再怎麼發展,前途也肯定比不上如日中天的可控核聚變。
別的不看,光看著可控核聚變技術還有東亞電力的工程師們,為華國在國際上爭取到了多少國家利益,便足以遇見這一行光明無限的未來。
然而這個陸教授對這一切仿佛視而不見一樣,在完成了可控核聚變的研究之後,就像扔掉了一件已經玩膩的玩具,將這一切都放在了一邊。
在大多數科研人眼中,這不僅僅是難以想象,更是無法理解的。
辛辛苦苦熬了那麼久,不就是為了品嚐最後勝利的果實嗎?
在該摘果子了的時候抽身而出,實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趙獻普正了正頭上的安全帽,將艙壁上的線路保護蓋合上。
“鬼曉得他是怎麼想的。”
這時候旁邊一名稍顯年輕的工程師,插了句嘴說:“也許是他和咱們境界不同呢?”
孫元培撇了撇嘴:“都兩個鼻子一個眼睛,能有啥不同?”
就在這個時候,廠房外麵傳來了腳步聲,三個人立刻打出了閑聊的話頭。
不多時,航科集團的副總鄭向東還有總工程師袁煥明院士兩個人,在一群人的跟隨下走進了廠房內。
走到了孫元培的麵前,袁院士看了眼核心艙,然後便看向他問道。
“檢查完成了嗎?”
“已經完成了,各線路都沒有問題。”孫元培立刻挺直了腰板,將手中打滿勾的表格遞給了這位老先生。
接過表格看了一眼,袁院士點了點頭,然後便看向了身後的五院空間站係統主任。
“開始檢驗吧。”
“好的!”
張主任點了點頭,立刻照辦了。
原本這次檢驗是被安排在兩天之後的,不過因為星空科技那邊已經準備好了下一次發射,航天局那邊又催的比較緊,於是所有的工作都被提前了。
不過,擔任空間站項目工程師的孫元培並不擔心,整個月宮號核心艙的設計可以說是凝聚了整個航科集團最先進的技術,在天宮號核心艙的基礎上改進而來。
很快,核心艙被送到了真空室中,由四支纜繩懸吊起。隨著真空室內的氣體被逐漸抽空,整個核心艙已經處於一個類似於外層空間的環境。
緊接著負責操作的工程師按下了啟動的按鈕,核心艙上除太陽能板之外的所有設備全部啟動,與此同時各部件的運轉情況以及各項物理參數,全部反映在了控製台的屏幕上。
“各部件運行一切正常!”
站在袁院士的旁邊,航科集團副總鄭向東鬆了口氣,繃緊的神色舒展了一絲笑容。
然而就在這時,他旁邊的袁院士,眉頭卻是輕輕皺起。
“……有點兒不對勁。”
剛放下沒多久的心髒再次懸了起來,鄭向東立刻看向了袁院士問。
“哪裏不行?”
袁院士沒有直接回答,沉默了一會兒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