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關鍵時刻掉鏈子了?(2 / 2)

也沒多想,楊旭下意識地就問出了這句話。

然而這句話剛出口,他便後悔了。

隻不過問都問出來了,這會兒就算再想反悔,也已經來不及了。

隻見陸舟不好意思一笑,認真思考了一會兒,開口說道。

“就叫N-1好了。”

命名原則到沒什麼特別的地方,純粹是考慮到這種碳納米管表麵的含氮修飾基團比起其他碳納米管材料而言太有特點,於是幹脆就用字母N來命名這種材料的係列了。

至於N-1,自然是因為它是1號,如果以後研究出了更新型的類似材料,直接按照1234的規律往後類推就行了。

雖然他也考慮過什麼類似於“超級抗拉碳納米管”或者“比鋼鐵還抗拉100倍的碳納米管”這些描述材料性能更貼切的名字,但由於寫起來實在是太占用篇幅,於是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對自己起名字的本事相當滿意,陸舟將詢問的視線投向了楊旭,原本是打算問問他的意見,結果見他半天沒有反應,於是遲疑了下問。

“……怎麼了?”

“沒什麼……”楊旭尷尬而不失禮貌的一笑,“隻是覺得,挺有你的風格。”

陸舟:“……?”

啥意思?

瞧不起我起名字的品味?

就在這時候,一個電話忽然打到了陸舟的手機上。

取出手機看了眼,見是李局長打來的,陸舟和楊旭打了聲招呼,然後便一邊按下了接通按鈕,一邊走到了實驗室外的走廊上。

“喂?”

“是我。”

聽李局長的語氣不太對勁,陸舟也就沒有寒暄,直入正題地問道。

“出什麼事了?”

果然,李局長的下一句話,印證了他不好的預感。

“……航科集團那邊出了點問題,核心艙的散熱係統散熱功力不夠,”停頓了大概兩三秒,李局長語氣沉重地說道,“發射計劃可能得延期了。”

對於航天器而言,散熱是個很嚴重的問題,也是很難在設計階段被發現的問題。雖然現在的技術已經能夠對總產熱量和散熱量進行模擬,但這種模擬終究還是可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與實際情況出現偏差。

舉個最近的粒子,美國的GOES-17衛星就是因為冷卻係統存在設計缺陷,導致其容易受到太陽輻射和過熱影響,使得其無法及時有效獲取紅外雲圖,一到了晚上就和瞎子一樣,幾億美元的投資幾乎是打了水漂。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能夠在地麵上發現問題,已經相當幸運了。畢竟等航天器上了天以後,再想大修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一聽是散熱出了問題,陸舟立刻問道:“不能通過加裝散熱板解決嗎?”

李局長語氣沉重道:“……問題不是出在了散熱板上,據說是出在了環路熱管。”

一聽到問題是出在了環路熱管上,陸舟心中頓時咯噔了一下,立刻意識到了問題恐怕不簡單。

“……你的意思是,整個環路熱管得重新設計?”

電話那頭傳來的聲音,帶上了些許的苦澀。

“恐怕是這樣。”

陸舟:“……”

媽耶……

重做環路熱管!

這尼瑪和把整個核心艙的外殼拆了送去回爐一遍有啥區別?

34815/42720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