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院
按理說兄妹二人都已經十歲,不該再住同一個院子,可兩人都不樂意分開。顧長煙認為哥哥不靠譜,要她時刻看著,免得闖禍。顧彥清則認為這個家隻有他和妹妹才是親人,他不放心。於是兩人窩在小小的院子裏相依為命。
顧長煙是有秘密的,她生下來就帶著前世的記憶,那是個科技高速發達的時代,社會關係趨於平等的時代,自由、和諧,各種思想百花齊放。上輩子活到三十六歲,瘋狂加班做研究熬夜把自己活活熬死了。不成想老天沒有抹殺她的記憶,也所以她一睜眼看到這方小小的天地,是有些鬱悶的。這個時代,規矩極多,有形無形的約束無處不在,即便能吃飽穿暖,可生存壓力卻比上輩子還大。好在有這個孿生哥哥,讓她不至於太孤單。
“妹妹你看我這字怎麼樣。”顧彥清將自己寫好的幾張紙推到妹妹麵前。
其實他一直很佩服自己這個妹子,明明大家都是同個娘胎且相隔不到半刻鍾時間出生,怎麼妹妹學什麼都很快,好像天生能無師自通,而他則需要像別人一樣刻苦才行。
而他不知道的是,自己在顧長煙眼裏已經算相當聰慧了。
“哥哥寫得很好,跟族學那位章先生寫得一樣好了。”隻可惜顧政從來不知道自己這個兒子多出色。
得了誇獎,顧彥清稚嫩的小臉堆滿笑意,像冬日暖陽,看得人心都化了。
“顧長煙,人家小姐都學女紅,你怎麼不學。為兄想要個荷包。”他突然擺出家長的派頭,老氣橫秋的。
顧長煙想了想,“給哥哥繡東西不是不行,但是哥哥也要拿東西來交換。”
“什麼?”總覺得沒好事。
“哥哥每日跟劉師父學武藝,也教我吧?”
“不行,女子學什麼武?你……你現在已經可以去考文狀元了,你還想去考武狀元不成?我不答應。”顧彥清想也沒想就拒絕了。
因為練武很累很辛苦有時候還會受傷,他怎麼舍得妹妹去受這個罪。況且也沒有哪個大家閨秀練武的,傳出去別人定會說閑話,於妹妹名聲不好。他雖然年紀不大,也還有很多東西要學習,但是從記事起感受到的人情冷暖,足以讓他比同齡人早熟許多。他可以被按進塵埃裏,但他的妹妹必須不能受委屈。
顧長煙嘟嘴,“那我再也不理哥哥了,喜兒去收拾一間屋子,把哥哥的東西搬走,我不要跟他合用一間書房。”
顧彥清氣得直跺腳,“你不是說交換麼,那我不要你的荷包了,你也不能強迫我教你練武。大家扯平了,怎麼就趕我走呢?”
顧長煙重重的哼一聲,別過臉不理他。顧彥清頓時後悔了,可是想到妹妹練武要受罪,他也硬氣起來,這事無論如何不能妥協。於是兄妹二人開始冷戰。
木槿院的丫鬟婆子們早習慣這對小活寶三天一吵架五天一冷戰的相處之道,所以也隻是象征性地去隨便找間屋子慢吞吞打掃一下,反正沒過多久這倆又會和好。
看著顧彥清賭氣埋頭練字,顧長煙早就不氣了,趁丫鬟們上點心的間隙,腦子抽了個空回想方才在精忠堂的事。
今天顧政提起顧長惜的婚事,以顧長惜那個反應,她知道不會輕易過去。她對這個長姐並不了解,素日也是避著他們,隻是以僅有的印象來看,除非有人用刀架在顧長惜脖子上,否則顧長惜不會嫁四皇子。
顧政最疼愛長子長女,自然也不忍心顧長惜嫁給一個殘廢皇子。不過,若真要悔婚……意味著顧家直接得罪皇上,這樣劃得來麼?顧政不是蠢笨之流,顧長煙相信這個便宜爹能算得明白這筆賬。
算了,反正跟自己無關。
顧長煙收起思緒,悄悄瞥了眼悶頭寫字的顧彥清。心裏歎氣,看來還是要做個荷包才行。
安姨娘被拖回自己的院子,委屈不已。她知道自己犯了忌諱,不過怨恨的卻是唐姨娘。最近半個多月老爺都宿在唐姨娘那邊,她憋著一股子怒氣無從發泄,才腦子糊塗了逞口舌之快。
但事後又覺得自己倒黴,那兩個孩子雖說是嫡出,可在顧政眼裏的地位還不如她生的顧長瑜這個庶女,她平日裏又受寵慣了,沒把跟顧政不睦的陳夢鈴放在眼裏,自認為對手一直都是唐姨娘。今天吃了教訓,差點沒命,才意識到陳夢鈴並不是個善茬。
對於國公府這個主母,安姨娘是清楚的。陳夢鈴當年名滿京城,又有陳家這個百年世家的背景,她的婚事,說整個大越朝的望族任她挑都不為過。而當年她也有屬意的人,心心念念等對方出孝期後回京提親,偏偏顧政橫插一腳,用軍功請了賜婚。陳家不能抗旨,隻好讓陳夢鈴給顧政當了續弦。而顧政之所以動這個心思,主要還是看上陳家家世和陳夢鈴的名聲。顧政是武將出身,對於清高的世家女一貫溝通不來,也讀不懂她們,且陳夢鈴有心上人這事在京城也不是什麼秘密,所以他對陳夢鈴並沒有多少愛慕之情。
陳夢鈴嫁進顧家後,夫妻二人在人前確實足夠體麵,隻是到了私下,雙方日常也隻能做到客套說上幾句不痛不癢的話。顧政娶了望族女,自然也打算好好相處,舉案齊眉他沒指望過,但相敬如賓總可以吧。可惜陳夢鈴的心太冷了,他努力過,卻怎麼也捂不熱。時間一長,家裏的姨娘用心討好,他也就不再費那個勁在正妻身上。
安姨娘對於陳夢鈴的了解不僅僅限於夫妻之間,還有陳夢鈴對親生的兩個孩子的冷漠。自打孩子生下來之後,陳夢鈴就沒抱過幾次,長年都是奶娘和院子裏的丫鬟婆子們照料,她想起來的時候,便過問一下,逢年過節賞些禮物,生病了讓人請大夫,自己卻不樂意見他們。親娘都是這般態度,國公府上的其他人又怎能善待兩個孩子呢。
這也是為什麼安姨娘覺得自己今天是倒黴了才被修理,不然平日裏口舌之快,陳夢鈴可不怎麼在意的。想起先前陳夢鈴的模樣,她現在還心有餘悸。當時對方是真的要她死吧,並不是開玩笑的。幸好她有顧彥雲和顧長惜這對兄妹,這兩尊大靠山。她心裏大叫萬幸,再次對自己當初的決定倍感明智。隻要有堂姐留下的這兩個孩子在,她安仙兒在梁國公府就不會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