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他來了(1 / 3)

金陵的小酒館,在下酒菜上程馥費足了功夫,除了保留部分京城小酒館的菜式外,大部分都是改良的江南風味小吃,既有創新也有糅合。最終菜單上的下酒菜高達四十三道,而酒單上的品類也比京城小酒館多了七種混合酒和三種果釀和三種鮮花釀。

之前在京城,因為不便出門,所以采買的活全壓在高升身上,如今沒有聘到合心意的管事,一切都是程馥親力親為,這些日子下來是累並快活著。

得知再也不用去各大酒樓嚐別人的招牌菜,家裏幾個孩子都鬆了口氣。最近小姐為了研究江南人的口味,幾乎日日帶著他們上館子。這吃一兩回還覺得新鮮,但天天吃就不是那麼回事了。雖然菜式不一樣,可都是大菜,容易膩不說,還特別長肉,聞香和玖玖硬生生胖了七八斤。

桂嬸和周嬸都是小酒館的廚娘,也是柯祥幫程馥尋到的。兩人以前都是大戶人家裏大廚房的廚娘,後來因種種原因不是被賣了幾回,就是主家落敗,不得不另謀生路。柯祥之所以認識她們,也隻是因為曾經幫過她們的主家跑鏢,吃過幾回她們主家的宴席。她們出來後,日子不好過,柯祥也曾幫她們尋過活,但都因她們是女子,別人要麼不收,要麼就將工錢壓得極低。

桂嬸丈夫死得早,兒媳生了四個娃,婆婆的病又越來越厲害,她實在走投無路,打算把自己再賣一次,是柯祥正好找到她,將她推薦給了程馥。周嬸境況本來是比桂嬸好一些的,兒子兒媳都能做活養家,女兒也時常貼補她。但悲催的是,她有個不省心的公公。為了娶一名風塵女子做繼室,偷空了家裏的積蓄,包括兒媳的所有嫁妝。

兒媳大受打擊,不足兩個月的孩子沒保住,兒子鬧著要親爺爺的命,她勸都勸不住,偏偏這個時候女兒夫家又出了事,再也幫不上娘家的忙。周嬸不得不主動找上柯祥,求他幫尋個活計,什麼都行,隻要錢多。

程馥是個對自身權益比較在意的人,所以桂嬸和周嬸她都可以用,也承諾給高薪,並在將來每年給分紅,但條件是她們兩位必須賣身。桂嬸當下就答應了,周嬸回去呆了一夜,不知道家裏又發生了什麼事,第二天她是帶著淤青出現的,也同意賣身。

“高升說要來金陵幫忙。”程馥把剛收到的信遞給哥哥。

“他若是方便,最好不過。”高升的悟性極高,不到一年的時間已經成長起來,將兄妹兩在京城的產業打理得井井有條。若是他能騰出手下金陵,這邊開張的事宜就輕鬆多了。

高升在信上說,京城那邊如今都有了章程,他一兩個月不在也不打緊,且徐野和翁齊敏都很樂意借自己的管事給她,暫管小酒館。為了讓兄妹兩人放心,翁齊敏還說,高升不在期間也不會有人敢找麻煩的,除非他們想同時得罪大理寺卿和刑部尚書。

程馥跟哥哥的想法差不多,於是立即坐下來提筆給對方回信。順帶還分別給徐野和翁齊敏也寫了信。

徐野沒想到程馥會讓他給金陵的小酒館寫匾額,難得地在書房裏練了半天字,最後才挑選出自己比較滿意的那副折好放進信封裏,命人送去“有間酒館”給高升。

高升帶著一車東西來到金陵時,小酒館的工期已經接近尾聲,程馥把圖紙和庫房鑰匙以及采買賬簿一股腦丟給他之後,便去忙改造其他空置宅子的事。年底漁北書院課業緊湊,程寒即便已經考中秀才也沒能鬆一口氣,如今要繼續給妹妹打下手是不可能了,好在書院裏那位兄長一直在兢兢業業地寫著話本,進度穩定,令他欣慰。

“二月開張?”吳纓趴在床上,任由紫兒為他推按肩頸,時不時發出舒服的哼哼。

“是水門街那個齊神棍算的日子。”丁通總覺得那對兄妹其實不信這些,選二月沒準是考慮工期和各項籌備的進度,之所以找人算吉時,估計隻是象征性地做做樣子。

吳纓閉著眼睛,含糊不清道:“還有兩個月,來得及?”

“今日一早我去轉了圈,時間應該是夠的。”聽說過年趕工,工錢給五倍,匠人們都表示不回去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