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上課的日子總是簡單而充實的,雷澤北每天在上課、圖書館、宿舍三點一線中忙碌著,可是最近她的平凡生活被一個叫陳年的少年打破。
自從那次演出兩人認識以後,陳年開始瘋狂追求雷澤北,當然和在宿舍門口擺心形蠟燭,抱一大束玫瑰花,彈吉他唱歌,高呼她名字表白的;騙她出去包電影院告白的;還有她不認識的喝酒醉鬧的,等等眾多追求者相比,陳年應該是最安靜的一個,也就每天發發微信,白天給雷澤北分享一些自己日常看到的風景,聽到的故事,吃到的美食,像是在記流水賬一樣。每天晚上八點多發一篇很長的日記,有時候是看書的摘錄、心得。或者是一些自己對未來的設想。
比如今天雷澤北總共收到了三條,早上七點“早啊,北北,昨晚畫設計圖熬太晚了,好想睡懶覺,可是一想到有係老大的課,我還是掙紮著起床了。配了一個委屈巴巴的表情,你呢,今天課多嗎?”;中午十二點二十“我中午的飯,沒搶上我最愛的排骨,不開心。發了一張他的餐盤圖。”;晚上八點“今天想給你分享我喜歡的一首詩,來自倉央嘉措《那一世》:
‘那一天,我閉目在經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轉經筒,不為超度,隻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我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隻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我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生,隻為途中與你相見。
那一夜,我聽了一宿梵唱,不為參悟,隻為尋你的一絲氣息。
那一月,我轉過所有經筒,不為超度,隻為觸摸你的指紋。
那一年,我磕長頭擁抱塵埃,不為朝佛,隻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我翻遍十萬大山,不為修來世,隻為路中能與你相遇。
那一瞬,我飛升成仙,不為長生,隻為佑你喜樂平安。’
晚安,北北。”
雷澤北剛開始隻覺得陳年是心血來潮,堅持不了幾天。所以她從來沒有回複,隻是默默地看,沒想到陳年居然很有毅力,每天發,整整堅持了一個月,陳年也不顧雷澤北看沒看見,回不回複,仍然自說自話。
慢慢的雷澤北發現她開始每天期待陳年的微信,有時候微信響了,隻要發現不是陳年發來的,她就會有一種說不上來的莫名的失落。當一個人改變了你的習慣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陳年做到了,他讓雷澤北在無意識中慢慢接受了自己的存在,就像慢性毒藥一樣,上癮。
階梯教室裏,雷澤北聽著傅老師講著一片法語課文,陳年今天怎麼還沒發微信,是又熬夜畫圖了嗎,理科生真不容易。她開始慢慢走神,思維跟著飄遠。她無聊的偷偷拿出手機正好看到陳年發來的信息:“‘喜歡一個人是什麼感覺’‘就是覺得她身上有WiFi’‘暗戀一個人是什麼感覺’‘不知道WiFi密碼’‘失戀是什麼感覺’‘WiFi突然斷了’‘曖昧是什麼感覺’‘WiFi信號不穩定’‘異地戀是什麼感覺’‘知道WiFi密碼,太遠了連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