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章 柳仙亭(2 / 2)

康熙是虔誠的佛教徒,當年也曾經親臨潮音寺,見後山奇花異草頗多,於是說道:“滿眼盡是仙居,卻無薩滿一席之地。”

他也隻是一時感慨,薩滿早就日漸衰敗,除了東北各地還有少數信徒,其他地區都鮮有人提起。

說完了這句話,康熙起駕回京,根本也沒當一回事。

但是,從古到今都是一樣,善於揣測聖意者大有人在,跟隨前來的大小官員一聽,皇帝歎息雙山沒有薩滿.教。

用了半年左右時間,在後山建了一座柳仙亭。

雖然名為亭,實際上雕梁畫柱,建造的十分氣派,而且和前山一樣,同樣分為東西南北四座跨院。

柳仙亭建成之後,曾有大臣請康熙前去觀看,康熙卻一直沒再去過雙山,至於說他為什麼沒去,曆史上並無記載。

從此以後,當地也不再撥款修繕,任由柳仙亭年複一年日複一日破敗不堪。

光緒年間,終於在連續幾日暴雨中,東跨院轟然倒塌成了一堆廢墟。

進入民國之後,連年戰亂不斷,正府沒精力管這些事。少人關注的柳仙亭,隻能繼續荒蕪下去。

大沽當地德高望重者發起號召,富賈紳士們紛紛響應,捐錢捐物,總算把柳仙亭修繕了一次。

劉鬆出了大雄寶殿,沿著彎彎曲曲的青石板路,一路朝後山走去。

路上不止他一個人,來雙山的善男信女,除了燒香許願,很多人都會順路來遊覽柳仙亭。

柳仙亭隻能遊覽三座跨院,東跨院倒塌之後,正府派人貼了封條,門口也立著警示標識:此地危險,禁止入內!

劉鬆回身看了看,見四下無人注意,一矮身從廢墟下鑽了進去。

撥開雜草荊棘,來到東跨院偏殿門口,有節奏的敲了敲門,“篤、篤篤、篤、篤篤篤!”

房門隨即打開,劉鬆邁步走了進去。

比較起外麵的破敗,偏殿內稱得上是別有洞天,殿內收拾的幹幹淨淨,嶄新的課桌椅子擺放的井然有序。

“柳仙”的供桌上,立著一塊黑板,黑板前麵擺放著一張桌子。

桌椅黑板都是就地取材,用柳仙亭裏的木材製造而成,雖然看起來粗糙了一些,但是絕對不影響使用。

偏殿內至少有四十多人,年齡大部分在二十至四十歲之間,其中還有五六名女子。

這麼多人,絕聽不到紛亂喧嘩聲。

如果有人恰巧從門口路過,還以為偏殿內根本沒人。

而事實上,一般人也進不來,外麵都安排了人負責警戒。

站在黑板前的正是崔鐸,他看了一眼劉鬆,說道:“你遲到了十分鍾。”

劉鬆躬身說道:“對不起,沒趕上電車。”

崔鐸說道:“這種意外情況,身為一名特務人員,要有這個思想準備,避免的方法有很很多,最簡單的一種是,你可以早一點出門。”

劉鬆鞠了一躬,就近坐在一張課桌後麵。

崔鐸也沒再多說,拿起封閉在黑板上寫了幾個大字:化妝術。

43587/526703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