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無字大師(1 / 2)

唐銘沒有多留,他本想去祭奠母親的,轉而想想便放棄了。他與翠姨簡單道別後,重新回到大街上。青五不知道去了哪裏,他漫無目的地在街上走著。

“大爺,賞點吃的吧。”一個小乞兒擋在唐銘的麵前,將破碗伸了過來。

唐銘淺笑,隨手扔了幾塊銅板。不想小乞兒一把抓住他的手:“謝謝大爺。”小手從碗底過了紙卷給他。

小乞兒很開心地蹦躂著離開,在包子鋪買了兩個包子,然後匿進人群中。

唐銘眸底微動,笑意漸起,他展開紙卷,隻見上麵空無一字,不由一愣,轉而醒悟過來。紙卷在手中化作流沙隨風飄散,他邁步走向城外。

微風瑟瑟,百草叢生。唐銘立於前延西郊,望著遠處微茫的青山,看著微風吹過從草,竟有些猶豫。

“主子。”青五不知何時出現在身後,“你要上淨塵庵嗎?”

唐銘雙唇緊抿,雙眸直直地望著雲海中的淨塵庵。青五輕歎一聲,突然驚呼一聲,“主子,你何來的姑娘家的飾品?”

唐銘回過身,看向別在腰間的珍珠耳飾一愣,腦中浮現出那位可憐的姑娘,淡淡的惆悵掠過心間,這是他在地上拾起的,他記得那位姑娘身上唯一的飾品,隻是可惜了,永遠沒有機會還給她了。

青五很識眼色地沒有繼續問下去。山中想起清修的鍾鳴聲,唐銘抬眸望過去,“你在這裏等我吧,我一個人上去。”

唐銘沿著山路而上,腳下是狹窄的碎石道,行得半個時辰,終站在淨塵庵前麵。

淨塵庵不大,依山而建,掩映在綠樹叢林中,山穀泉水穿庵而過,潺潺流水聲伴著鍾鳴聲,伴著嫋嫋香煙,安詳而寧靜。

唐銘拍開庵門,出來以為老尼姑,瞅了眼,不悅地冷聲道:“這裏是尼姑庵,不接待男客,施主請回吧。”語罷又砰地一聲將門關上。

唐銘摸了摸鼻子,一時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他正準備再次敲門,那老尼姑突然把門打開,盯著他看了一陣,語氣稍稍緩和:“你來找無字大師?”

唐銘行了一禮,“師太,在下來自京城,求見無字大師。”

老尼姑上下打量了他幾眼,“京城來到的人?無字大師可從來不見外人。”

“還望師太通傳。”唐銘輕聲說道,“周家何如玉。”

“等著。”老尼姑再次將門關上。

不多時,老尼姑出來將唐銘引到庵後一處禪房前,臉上俱是驚訝之色,“無字大師說讓你進去。”

唐銘頷首,輕輕叩上禪房門,一個清雅的聲音想起,“進來吧。”

唐銘推門進去,室內光線昏暗,陳設極其素淨,一光頭粗衣的中年尼姑緩緩轉過身,靜靜地注視著他。這尼姑月四十來歲,眉目清修中不掩華貴,神情平靜中似乎帶著些期待。

“你來了。”無字大師麵上似有暗波湧動。

“無字大師別來無恙。”唐銘淺笑道。

“你娘離世後,我們這是第一次正式見麵。”無字緩緩起身,她將唐銘引到偏房,親手為他斟茶,“看你倒是成人了,如果你娘還在,她定會很欣慰的。”

唐銘抿唇不語,無字大師他也是近兩年才知道她的存在。他在入主東宮那夜,收到了同樣一封無字信箋。那個時候他還沉得住氣,愣是過了半月才想起這封無字信箋,終是將信箋放入水中,才發現了上麵的內容。

他有派人查過無字大師,對於她的過去卻是一片空白,信上提到,如果某日再見無字信,便上淨塵庵。

“可是在懷疑我的身份?”無字淺笑,她雙手合十在佛前低頌了會,然後才在唐銘身側坐下,“庵裏茶苦,公子將就著喝吧。”

唐銘端起茶杯,淺嚐了口,“我倒是覺得這茶很甘甜。”

無字微愣,隨即笑道:“你娘曾經也這樣說過。這裏的茶很甜。”

唐銘怔怔地看著無字,聽她口氣,過去與母親相熟,隻是這無字究竟是什麼人,與自己又是什麼關係,為何要引自己來見她?

“你娘過世的時候,我記得留給你一塊玉佩,可否給我看看?”無字微笑道。

唐銘想了想,從懷中取出玉佩,“大師說的可是這塊玉佩?”

無字接過玉佩,黯然沉默,手指輕撫玉佩,良久抬眸看著唐銘:“你長得不太像你娘,倒是像你父親多一些。”

“我倒是第一次聽人說我像我父親。”唐銘恭敬地說道。

無字淡淡一笑,“記得將玉佩收好,將來你肯定會用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