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裏墩。

王永珠突然離開家,除了張婆子知道是為了什麼,其餘的人都隻模糊從張婆子的嘴裏得知,王永珠是去縣城辦事去了。

至於辦什麼事,張婆子沒說,也沒人敢問。

王老柱倒是晚上嘀咕了兩句,說一個女孩子家家的,怎麼能沒有人陪,就單獨出門去縣城了,讓人知道背後會說閑話的。

被張婆子幾句話就給堵回去了。

沒了王永珠這個鎮上太歲在家裏,可還有張婆子這個定海神針。

閨女不在家,張婆子還操心些,就怕幾個兒子媳婦懈怠了,耽誤自家的生意。

閨女這次去縣城可是要辦大事的,隻可惜家裏還是底子太薄,啥事都幫不上閨女,還盡給閨女拖後腿。

要是這山貨生意再出岔子,豈不是又要閨女收拾爛攤子?

因此張婆子反倒比以前更嚴苛些,時不時罵兩句,緊一緊大家的皮。

王永貴背著張婆子叫苦連天,這妹子出門了,他還想著鬆快鬆快,偷個懶啥的。

結果親娘天天跟看賊一樣防著,連去上個茅房,超過一炷香的時間,就在茅房外麵催。

要是多拖延一會,張婆子就端著一盆水在外麵威脅,這哪裏是親娘,這簡直是夜叉啊!

王永富倒習慣了,他也清楚,娘這還是不放心他們,擔心妹子不在家,會出岔子。

隻安慰王永貴幾句,對生意越發謹慎小心了。

王永貴能咋辦?也隻能抱怨兩句。

這幾日,都是王永富兩兄弟在門口一起坐鎮,收山貨驗貨。

開始還有人開玩笑半真半假的調侃兩句,被王永貴嬉皮笑臉的拿著上次有人拿次品充好貨的事情懟回去,也就沒人說什麼了。

這天晌午時分,上午來賣山貨的都是附近的村民,這個時候都賣完回家去了。

吃了午飯,王永富兩兄弟算是勉強有個空閑時間,能歇口氣。

王永貴錘著自己的腰,琢磨著晚上得讓江氏給自己用熱毛巾蒸一下,還得跟老娘建議去隔壁村老劉大夫哪裏弄點藥油回來,每天晚上給擦一擦才好。

王永富也累,可看到如今家裏每天如流水一般的收進山貨,那點子累自然就不算什麼了。

如今,他們隻要控製好品質,張大老板那邊的價格一直都很穩定,每天收完山貨,大家心裏都有數,大致能賺多少銀子。

越發的覺得有奔頭,不然以王永貴這種在家呆不住的性子,為何到如今還老實幫忙?

兄弟倆說了兩句閑話,將上午收完山貨,狼藉的地麵收拾一番,屋裏,金花已經燒好了涼茶,金鬥和金壺將涼茶倒入桶裏,提出來放在一邊。

如今天氣涼了,也是王永珠提出來的,不要再打井水了,井水涼,喝了怕壞肚子。

都是燒好熱熱的水,加入村裏人常喝的,那種兩片葉子,就能泡出一大罐的涼茶的茶葉。

等收拾好,沒歇一會,就看到一群人,挑著大筐小筐,緊趕慢趕的朝著王家的收貨點走過來。

“老三,打起精神來,來客了!”王永富看到了,立刻坐正了,臉上也掛上了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