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個女人等於五百隻鴨子,這一下子圍了幾十個女人上來,簡直就是一個養鴨場,嘰嘰喳喳的,王永珠和張婆子什麼都沒聽清,還吵得腦殼疼。

王永珠倒是穩得住,反正不管別人說什麼,她就保持微笑,微笑,微笑……

等好不容易被簇擁到家,進了屋,王永珠的臉都笑僵了。

還好大部分都識趣,隻送到門口就都轉身回去了,有那自認為跟王家關係親近,或者臉皮厚的還想進屋,被早就回來的吳婆子和丁婆子給攔住了。

兩個婆子經曆得多了,嘴上話說得和軟,隻說自家舉人娘子今天匆忙回來,招待不周,謝過各位鄉親的好意了,等家裏都理順了,自然會設宴款待大家的。

又說勞煩各位鄉親久等了,想必大家也都累了,且請回家歇息歇息,改日舉人娘子再與大家說話。

態度十分堅決的將人攔在了院子外。

膽小的雖然不甘心,可看這兩個婆子,穿得比她們還好,那架勢比她們還足,先就怯了,也就順從的回去了。

有幾個膽子大的,仗著自己輩份高,就想硬往裏麵闖,說話還不幹不淨的。

吳婆子本來力氣就大,身體粗壯,和丁婆子兩人站在門口,將門堵了個嚴嚴實實的,隻不放人進去。

隻說自家舉人娘子已經歇息了,有什麼事情明日再說。

幾個婆子進不去,到底不敢大聲鬧,隻得灰溜溜的回去了。

那邊宋重錦被裏正他們一路送到了他那邊的小院,虧得丁婆子聽到動靜,吩咐穀雨過去給人上茶。

吃了一盞茶,那裏正還算有分寸,知道宋重錦這一路回來要休息,反正該說的都說了,也不急於一時,也就帶著人告辭了。

宋重錦這才抹一把臉,過來這邊院子裏。

王家幾兄弟早就守在後院,正在上房圍著張婆子和王永珠說笑,倒是一片歡笑。

見宋重錦進來,幾兄弟不由自主的就站了起來,十分拘謹。

宋重錦忙道:“都是家裏人,幾位舅兄快請坐,咱們還跟往日一樣。”

話這麼說,就連棒槌一般的王永平都知道不一樣,其他人那裏跟以前一般,都縮手縮腳起來。

王永珠知道這個年代,一般平頭老百姓對官都有種天生的說不出來的畏懼,如今舉人也算半個官了,自然就不敢接近。

隻看這宋重錦一進來,這氣氛就有些冷場,隻好笑道:“今日辛苦幾位哥哥嫂子了,這回來的匆忙,也沒帶什麼好東西,一些小東西,讓大家沾沾喜氣。”

說著就讓穀雨和吳婆子將給家裏人準備的東西拿出來。

王家兄弟每人兩套衣裳,江氏和柳小橋一人兩匹布,還一人一根銀簪子,花樣是縣城那邊的,比鎮上的精巧多了。

幾個孩子都是兩個小銀錠子加一套衣裳,金花還多了一對絞絲銀鐲子,金盤多了一套小巧的適合孩子用的文房四寶。

王永珠怕其他孩子有想法,特意道:“金花是女孩子,如今年齡也大了,要打扮了,所以老姑多給了一對鐲子,金盤在讀書,所以多了文房四寶。金鬥一會子還有全家姑娘的,我也給準備了一套衣裳,一對銀鐲子,改天你給全家姑娘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