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特特的給王永珠他們推薦了本地的老字號,上好的皮子,還有做衣裳的老店之類的。

王永珠和張婆子聽得興起,哪個女人不愛逛街買東西?

幹脆帶著兩個丫頭和婆子,還有姚大,再有宋午跟著,去逛街了。

別這岐水城,當然比不上京城,還有富庶的州府繁華,可在這西北之地,已經是極為繁榮了。

街上的人熙熙攘攘的,大多數是高大的西北漢子,嗓門洪亮。

本地的姑娘,也都個子高高的,豐滿健壯,皮膚大多泛紅,看起來沒江南的姑娘細膩。

她們戴的首飾,也少見絹花之類的,而是脖子上,手腕上都是戴著那種各色石頭珠玉穿成的項鏈,頭發裏也綁著各色的玉石,顏色搭配的豔麗粗曠,雖然並不值錢,可也別有一番風味。

王永珠她們隻覺得稀奇,還跟著買了幾樣打算戴著玩。

先前在七裏墩,姚大雖然也預備了一些皮子,也做好一些衣裳。

可聽了那驛丞的法,隻怕預備不足,又在老字號裏挑了一批好皮子,買簾地的衣裳裁縫店子的成衣。

尤其是那皮毛的靴子,更是囤了不少。

宋重錦和簡懷風也沒閑著,每日也出去,在酒樓人多的地方一坐半日,感受這西北的人文習慣,也好做到心中有數。

眼見都過了九月中旬,耽誤不得了,一行人才又重新啟程。

從岐水城出來北上,路上就再無大的城鎮了。

雖然和草原那邊這幾年並無大的衝突,可西北百姓已經習慣了抱團住在一起,不然真有個什麼事情,隻怕就隻能等死了。

因此這一路,除了偶爾路過大一點的村莊,大多就是黃土漫,看不到什麼人煙。

還是九月中旬,這地裏的莊稼早就被收割幹淨了。

很少看見樹木,就是偶爾有幾顆,也都樹葉枯黃了。

地上的衰草連,一眼看過去,就是望不到頭的黃色。

氣候幹燥的很,白太陽曬得人昏昏沉沉的,到了晚上,卻冷得讓人懷疑人生。

因為他們的行李多,行走不快,加上這中間有好長一段路,都沒有村莊,到了晚上,就錯過了宿頭。

還好車行的人,都是老把式了,這一條路他們是常走的。

也並不見慌張,就將人帶到了一處幹涸的河床背風的地方。

將馬車行李圍成了一個圈,將人圍在中間,點起了好幾堆篝火。

因著先前有提醒,王永珠他們水和幹糧都準備的充足。

在篝火上架上鍋,燒上一鍋水,往裏麵丟醃製好的牛羊肉幹,煮開就是一鍋鹹鮮的肉湯。再配上用樹枝穿好,在火上烤得焦黃酥脆的餅,對於趕路的人來,這就是一最舒坦的時候了。

張婆子是苦日子裏過過來的,並不挑剔,將餅放在湯中泡得軟軟的,吸住了湯裏的鮮味,咬一口,還品評道:“這羊肉倒是不膻,比咱們老家的好吃。我記得有一年村裏有人養的羊在山上,被夾子夾斷了腿,活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