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飯(1 / 3)

我跑了沒多久就沒了力氣,老秦兩三步就追了上來。

“跑啊,你不是要告狀嗎!”老秦追到我麵前,原地小跑,俯視著我。

“不,不跑了……”我蹲在地上喘著粗氣——下次跑步可不敢邊聊天邊鍛煉了,搞得好像一個多月都白練了一樣……呼吸沒有節奏,太影響運動效率了。怪不得好多武俠、電影或者現在還在練武強身健體的“武林中人”包括運動員、播音員等相當多的行當多,都對一呼一吸那麼重視——畢竟呼吸都控製不好,還怎麼活……

“行了,看你這累得,去書店歇一會吧……”

不知道是看我可憐,還是對我失去了興趣——感覺後者的可能性更大,老秦不再捉弄我,慢慢帶著我向書店走去。

到了書店,心姐正在後廚做,老秦把我扔到沙發上,就過去幫忙了,本來自己也應該過去看看有什麼需要我做的,但是身體太糟糕,而且也沒必要打擾人家二人世界,就乖乖歇著了。

我躺在沙發上,死人一般一動不動,試圖恢複體力。聽著後麵豆漿機發出的巨大聲響聲音,想起了家中的:

其實一直對早餐沒什麼具體概念:小的時候因為父母的工作性質,除了上學的時候會在固定時間吃飯之外,基本是每天兩頓飯。父親因為開出租車,全年沒有休息日,所以作息時間非常不規律,有時候回來早,就半夜一兩點鍾回來,大多數時間都是熬上整整一宿,,把正常的人體生活規律都打亂了,交車回來後就先要補補覺;母親也是四處打工,每天都累得渾身酸痛,晚上還要處理家務,也得不到很好的休息時間,所以趕上休息的時候,都是白天父親什麼時候醒什麼時候開飯,所以一般都吃的很晚,差不多十點左右,隨便做點吃的,或者是前一天剩下的飯菜熱一熱就“打掃”了;為了把晚上的休息時間搶出來,下午的時候就要繼續睡幾個小時;之後下午四五點鍾,因為父親要開夜班出租車,交班之前需要吃頓飯,我們就會早早準備晚飯——

後來上了大學,大一大二的時候還算作息規律,雖然學校不咋樣,但是半軍事化的管理還挺嚴格,特別是軍訓的時候,連牙刷的擺放方向都要一致。每天早起跑操之後,直奔食堂;後來成了大輩的學長,低年級的來叫早起,就不那麼聽話了,早上睡到快上課或者直接一上午的課睡過去也是有的,所以作為醒來後的第一頓飯,是很重要的。我們學校有兩個食堂,校內的食堂和外包的餐廳,雖然校內食堂更便宜幹淨,食物種類更多,但是距離我們宿舍太遠,每次都因為太懶,就直接到宿舍樓旁的外包餐廳吃;特別是早餐,一幫餓了一宿的大小夥子,剛鍛煉完,胃口正是好的時候,即使因為各種原因有的時候中午晚上不想吃飯,早餐是必須的,有時候偷著在網吧包宿回來都要坐在食堂等早餐。我的早餐之旅很坎坷,連我的室友都說“你盯上哪家黃哪家”,大一剛開始試著選了幾家早餐,最後在以為是有的強烈推薦下,看中了餐廳二樓右側第一家的餡餅,不光味道有保證,烙餡餅的火候把握的也極為講究,每次吃在嘴裏酥脆可口,再沾上店家給的陳醋,那滋味,現在想想都流口水,有的時候中午沒什麼想吃的也回來這家,把早上剩的餡餅熱一下,當午餐。連續吃了一個學期吧,大一下半年的時候發現換了人,雖然味道還湊活,但是因為火候的緣故,做出來的口感實在不好;後來幾經周折在對麵有找到了一家不錯的餛飩店,雖然因為成本問題,都是雞肉餡的,但是湯底十分考究,所以吃起來鮮美,喝下去順溜,所以我又在這家堅持了半年,結果人家堅持不住了,又換了人……之後東衝西撞了好久黃了好幾家早餐店,也找不到理想的。直到大三的時候,和幾個別的寢室的同學去了一趟我們學校的正式食堂,那裏確實種類繁多、琳琅滿目,雖然都是些家常味道,但是換著吃來總是很新鮮的,帶給了我新的感動——可惜的是離宿舍太遠,差不多幾百米,還要經過好多學生和宿舍,實在太麻煩,也就偶爾去幾次……

直到來這裏之前的單位上班的那一年時間,才算真正的穩定了下來,不過因為是工作餐,多是清粥小菜,不能果腹……

“想什麼呢?”

過了一會,心姐端著一大杯豆漿從廚房走了進來,看我躺在沙發上,一臉呆滯,出聲問道。

“沒啥,就是在思考‘’這個在人類,不,是所有生物麵前,永遠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