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點站到了!”
伴著前排乘務員大姐中氣十足的提醒,客車緩緩停在站牌前。除了司機和乘務員外隻剩下三個乘客的安靜車內,我和坐在過道另一邊的一對老夫妻不約而同的起身,看了看對方後,我跟在他們身後一起下了車。
正和乘務員聊起雙方家庭裏孩子補習費太貴的司機大叔,見我們都下車以後,關上車門,慢慢起步,駕駛著大客車向休息處駛去,帶起一陣塵土。好在那對看起來身經百戰的老夫妻早有防備,躲到了人行道上。——而抱著書本的傻胖子就沒有那個頭腦,任憑風沙吹打在淩亂的肥臉上,嗆得咳嗽了起來。
“咳咳,這就是命嗎……”
無處排遣的抑鬱之情化為力量,我使勁擦了把臉,望著遠去的客車,無奈地歎著氣……
因為沒有直達小城和某些還未通車的鄉村的公共交通,這輛開走的大客就是連接鎮子與其他地區僅有的幾項手段中最省錢的一種,所以不管是到那個下級地區的人,基本上都會坐這輛大客來到鎮上的終點站。所以這個本應隻是單一客車的起始與終點的普通車站成了鎮子其他地區的中轉站,每天都擠滿了出租車輛,從摩托車到小三輪(老家叫蛤蟆車)再到各種轎車應有盡有,完全可以組成一個代表著農村變革與發展的小型車展了,幾乎占滿了路邊的空地——有一段時間因為不加節製。無人管理,這裏被各路趁農閑時出來跑出租掙錢的人當成了自由市場,記得水泄不通,還因為搶活發生過不少衝突,結果一次鎮上大集的時候,發生了嚴重的交通事故,後來政府才開始重視這裏,實施類似於客運站的正規管理,加強崗位培訓與道路運輸從業人員資格證的審核。雖然還是有不少出租車,但是已經規範了不少,司機間還建立了類似分隊的編製,帶著對講機,互相通報路況等多種信息,實現了真正的良性產業。現在這個時間並不算高峰,這裏聽了不少等活的車輛,看起來都是二三十歲,衣著很“社會”的年輕司機們站在車子不遠處,賣力的招呼著乘客。
“還差一個人啊!到xx,十五塊錢就走!”
“五塊錢回市裏,四個人就走,還有誰!”
“小夥,去xx村不?十塊錢一位!”一位穿著皮夾克的光頭小哥靠近我問道。
“不了。”衝他禮貌地擺擺手,我快步離開,躲避著他們的糾纏。
走出司機們的“包圍圈”後,我向著車站不遠處好久沒拜訪過的派出所走去。
本來是想讓小城的人來接我,但是心姐的桑塔納和王大爺租的客車都在修理,劉叔的大客車又不能離開小城(即使劉叔可以無視公交公司的規定,我也沒那麼好意思麻煩長輩犯錯誤),老秦的自行車也載不動我這樣的死胖子,讓巴特爾騎馬來接我回去也不現實——“天馬”也不會樂意搞不好還會踢我一腳……
小城能能想到的手段就這些了,我身上也沒有錢坐出租,隻好回憶起那句老話:“有問題找警察”了——即使沒時間把我送回去,也隻好找熟人借點錢了(剛才忘記像老劉多借點了,就隻想著四元錢的大客車票錢……)。我知道這是一種極其惡劣的行徑,甚至堪比假報警,但是自己已經走投無路,實在沒有別的辦法了……
“小胖,你怎麼來了?”
還沒等我走進派出所大院,一輛警用吉普正好開了出來,司機也是經常去小城的老錢!老錢見我走來,把車停到了我旁邊,降下車窗衝我喊道。——副駕駛坐著的也不是陌生人,正是當初王大爺請客時替我們看了一晚上車站的“不行哥”小李。
“欸?”我驚呼道——正準備去找他們幫忙的,沒想到自己出來了,今天再次對“踏破鐵鞋無覓處”這句詩句有了深刻的理解。“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真是至理名言啊……
“我正要找你們呢!——你們幹嗎去啊?”
“你找我們?是老秦叫你來的嗎?”司機老錢問道。
“不是啊……”
“不是?那你跑這兒來幹啥啊?找我們有事?”老錢繼續問道。
“我……”
一聲鳴笛打斷了我的解釋。我向聲源處看去,這才發現,一輛麵包車正停在警用吉普的後麵,似乎是被警車堵住去路,想要通過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