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之神》會在報紙上連載兩個月,《火國演義》會在報紙上連載六個月,但瓜平是誰啊?他是網文大神超大甲魚頭的兒子,自然不是真的寫了八個月的。
一期連載占報紙四分之一的版麵,也就是兩千字,兩月九期,那麼合計就是三十六期,不過七萬兩千字而已,這兩個故事還都是不需要太多構思的,提筆寫就是,不怕卡文。他隻花半個月就寫完了,還能每天抽出時間完成基礎訓練,保持實力。
而之後,他又花了半個月,寫了能連載一年的《戰國秘史》,其中重點就是把戰亂千年初期那些大筒木家的隱秘給寫出來,然後後麵則是照常胡編亂造“創造”曆史。嗯,不對,不是胡編亂造,畢竟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而這些的第一個讀者,便是日斬。
他對《戰國秘史》興趣缺缺,而《忍者之神》是千手柱間的故事,他也是很熟悉的,倒是很愛看《火國演義》。
瓜平不止一次聽到他感歎:“想不到我祖上姓關,我居然是武聖的後人呐,哈哈哈哈哈哈。”
關日斬嗎?
要的就是這種效果啊!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將來看(聽)小說的同時,順帶關注一下報紙上占大頭的火之國乃至忍界要聞成為人們的習慣後,橘京這個家夥也已經在放飛自我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了,那麼報紙上的一些描述便可以換個說法。
隨著時間推移,《明報》的影響力也會越來越大越來越遠,當這些帶著私貨的小說傳到忍界各地時,嘿嘿嘿...
瓜平的目的有好幾個:
第一,動搖橘京的統治,讓人們認為橘京不過是火家遠房偏枝的後代,那麼他的地位也就不再那麼高不可攀。
第二,把大筒木一家的故事給抖出來,那麼看看你大筒木沉香還能到處忽悠人?
第三,將忍界各國的統治者拖下水,尤其是雷土兩國,千年前反賊的後代嘛,那麼以後瓜平但有征伐,這兩大國的國民對於換個國家也不會有太大抵觸,畢竟千年前大家都是火之國的子民。
第四,美化忍者,至少不讓忍者被汙名化,加強木葉的凝聚力火之國的凝聚力。
第五...
...
這一箭多少雕?一二三四五...額,反正一箭好多雕,瓜平覺得很賺。
不過急不得。
那是以後慢慢來的事情。
所謂借勢布局,力小勢大。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也。
這是三十六計的第二十九計,樹上開花。
字麵意思的話,前兩句很好理解,而後兩句是說,鴻雁不過是水鳥,卻因為它們的羽毛能夠用來編織祭祀的禮器,它們便變得身價不菲了,變得莊重了,哪怕它們不過是水鳥。鴻雁羽毛什麼的,不過是個比喻,算是對前邊的說明。
而這《明報》最重要的一個用處,不就是“開花”嗎?
忍者與貴族能平衡乃至屈於其下,拳頭大的沒能坐江山,不過是因為貴族手上有錢有糧有世俗觀念護著、貴族能管理老大一個國家,他們靠這兩樣製著忍者,拿忍者當高級雇傭兵。
但現在,靠著這些半真半假的故事造了勢,將來再找些由頭“樹上開花”的話,嘿嘿,便可以慢慢用上三十六計第三十計反客為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