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同世界(1 / 2)

而蕭淑妃如今生活的那個世界,便就是人們想象之中的完美世界,在那裏,所有的一切,和現在的這一切,都不一樣。

對於那些人人追求,不肯放手,甚至,還有人肯付出生命的代價來獲取的財物,在那個世界裏,是人們所反對的,他們從來就不會放在心上,浪費,討厭,還將其棄於滿地都是,但是,這財物卻是不一定藏在自己的家裏的。

人們的內心裏,還會愧疚自己對社會作出的貢獻非常的小,然而,所有的一切卻都不是為了他們自己。

因此,像在深宮之中,那些所謂的陰謀詭計、爾虞我詐的現象在那個世界之中,都會停止,不會興起,甚至,連同是一丁點兒的腥風血雨的跡象也都是沒有的。

再者說來,小偷盜竊財物、有心人士擾亂社會秩序、還有心懷不軌的人破壞社會安定的這些壞事,從來都是沒有人去做的,人們嫌棄,摒棄這樣的不恥行為。

因此,偌大的街道上,金錢落在了地上,都不會有人會想著要將它據為己有,他們不屑,向來都是不屑的。

於是,人們所住宅院外的大門可以不關,白天不關,在夜晚睡覺的時候也可以不用關閉,也就是夜不閉戶,用他們這裏的話來說,自己現在所居住的那一個社會,叫做大同世界,。

蕭淑妃記得,自己從前被別人逼著讀書的時候,曾經讀過這樣的一片文章,其中有著這樣的一段話。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已.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這是孔聖人所寫下的“大同世界”,而這個“大同世界”呢,它主張的是,生產資料歸天下人所共有,主張選舉德才兼備的人治理天下,主張人與人的關係高度和諧,主張社會明確分工,主張人人大公無私,主張人人都反對浪費,主張消滅社會醜惡現象。

畢竟,在封建社會、這是人們對現狀不滿才有所期待的理想追求。

而沒有理想、沒有期待,不是中華兒女的本色!孔聖人的“大同世界”,則就是對當今社會、當今中華兒女確立信仰、確立明確理想社會,提供了一個理想,是值得人們去思索和探求的。

安平王想要知道的,不就是這個嗎?隻要蕭淑妃過得好,那麼,一切便就都是無所謂的,他生活得怎麼樣,那又如何呢?

而蕭淑妃呢,蕭淑妃又何嚐不是這樣呢?她又何嚐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呢?蕭淑妃和安平王是一樣的,他們對彼此的深愛,那都是可以為對方付出生命的代價的,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惜。

既然,蕭淑妃現在選擇了離開,那麼,必定是有著她自己的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