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張老爺是鐵了心要送張淑賢進宮替張家博一場滔天富貴。
皇帝身子弱不要緊,有了張家獻上的參,保證他生龍活虎,讓張淑賢一舉得男。
張老爺想的挺美,隻要張淑賢有孩子,他們張家就是妥妥的外戚,張家也能因此進京,實現他的報負,替皇帝匡扶社稷,扶大廈於既倒,挽狂瀾於將傾。
想到即將實現的美好未來,一個女子的想法就算不了什麼。再有,白蛇在太平山出世,女兒又受到佛祖指引撿到靈物,運氣都集中到他身上,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這是上天要讓他發達啊!
張家從他太爺爺那輩開始興起。一個貧民窟大雜院出來賣菜的小販,起早貪黑賺了一些錢,積攢起來給家裏買了十畝地,每年辛苦勞作終於有餘錢把最小的孩子送去私塾讀了兩年書。
之後太爺爺積勞成疾,看病湯藥花了不少,孩子讀書之旅就此擱置。
孩子還遠遠達不到考童生的標準,太爺爺見其餘幾個孩子早已成家,就剩這個小兒子孤零零一個,拖著病體找關係把兒子送到鋪子當夥計。
這孩子就是張老爺的爺爺,爺爺在鋪子勤勞肯幹,單一個識字就比其他夥計出挑,加上人長的不錯。撞大運掌櫃把獨生女嫁給他,爺爺才有錢送張老爺父親上學。
一個小鋪子供孩子上學勉強可以維持,孩子讀了書,天分卻不好,一輩子考到四十多歲隻中了個秀才,屢試不第。
張老爺爺爺在世的時候,一直對張老爺父親讀書不成的事悔恨,覺得他沒有盡到監督的責任,因此加倍督促張老爺讀書,家族興起的重任就落在張老爺身上。
張老爺讀書比父親好,快四十的時候終於考中進士,隻可惜是同進士,地位不尷不尬。又沒家世背景,再沒有卓著政績的話,一輩子頂天做到六品官。
張老爺現在是七品的縣令,兒子是舉人,一家人努力四代才出來一個官。他想延續家族榮光,可朝廷風雨飄搖,他還想讓兒子更上一層樓,可窮鄉僻壤,沒有名師教導,前途難測啊。
張老爺一直覺得對比同期官員,他低才拖累他上進的步伐。官宦子弟一出生就有朝廷要員成為叔伯,耳濡目染都是為官之道,治理百姓的道理。
而他,甫一上任,收複縣裏豪紳大戶與官衙小吏就費了他全部心力,在縣令這個位置上幹了多年,最好的結果是無功無過,一旦遇到旱災水災土匪強盜,朝中沒人,上麵發的賑災糧就少,有時候甚至沒有。
這要他怎麼辦?
張老爺覺得都是窮縣雜七雜八的事浪費他的精力,讓他沒法施展一身才華抱負以此報答皇恩。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他喜歡這兩句詞,覺得自己像辛棄疾一樣鬱鬱不得誌,何時才能高吟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就在此刻!
隻要他把女兒獻上去,張家的榮耀就係在他一人身上了。
張老爺覺得女兒的態度很重要,到時候讓皇帝看到一張冷臉,那就是他的罪過了。
張老爺讓夫人勸女兒,女兒和祖母處的親,說如果祖母還在,一定也會同意張老爺的話,讓張淑賢進宮。
張夫人愛女兒,但是家族前程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