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是這麼的:“彈幕發的字數有限,我要分段講,首先這個問題要從選拔製度起了。”
“大家很清楚,誰會讓自家的孩子練體育啊?我國有十四億人口,按理選人多簡單啊,隨便選選就能選出一大堆,但事實不是這樣的,柔道要有很強的基礎練習,三五年打底那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國內練柔道的,據我所知二三十萬都沒有,加上所有練摔跤的,也沒有一百萬。”
“這些人有的堅持不了一兩年就放棄了,有些年齡不合適,畢竟要從青少年中選拔,這樣算下來你看吧,全國合適的有幾萬人就不錯了。”
“這幾萬人分成男子組和女子組,再分成不同級別,每個級別可供選拔的人才也就幾千人,而且不光練柔道的需要,奧運會上還有自由跤項目,也需要人才,你就算吧,這哪是十四億人中選啊,那不就是在幾個人中選嗎?”
“再我們隔壁的國家,島國是這樣的,柔道、空手道、劍道、合氣道都是中學就有選修課,所以你隻要上學,就必須在幾樣中選一樣,而島國的數據顯示,學柔道的是最多的,也就是島國一億三千萬的人口,起碼實在幾百萬中挑選人才的。
“剛才的是文化和教育體係的問題,下麵一下訓練體係,都與國際接軌,實際上人類是在進步的,就像以前的百米跑十一秒拿個冠軍是沒問題,現在能進十秒才可能拿個金牌什麼的,除了科技的進步,也有訓練體係的進步。”
“在島國有很多研究人體運動科學的實驗室,他們對運動員進行各方麵的檢測給予配套的訓練方案,當然,現在z國也有了。”
“比如蘇bing,當然就跟某大學合作,給予他一些良好的建議,後來他到三十歲的時候還突破了一回,要清楚,人類運動生涯極其短暫,三十歲突破本身就是個奇跡。”
“當然,最後一點的就是體育事業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幾個方麵的原因導致了如今的局麵,這麼看來z國柔道弱是有道理的。”
“但是你們看現在,體育事業改革了多次,也有更多的人接觸了柔道,學習了柔道,可供選拔的人才就多了一點,那我們的體育事業也跟上來了。”
“舉個例子,在島國dj奧運會上,郝誌峰在別人家的主場拿到了一塊柔道金牌,這不就很能明問題嗎?”“以上就是所有的解釋,回答完畢,怎麼理解全看個人,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看完這些,很多人對柔道這個項目算是理解了一些,也對z國的體育事業有了一定的認識。
大家紛紛表示:“長知識了,感謝解答。”
“原來我們可供選拔的人才那麼少呢?”
“這麼起來體育事業發展真的不容易。”
“我覺得很多項目都是這樣的,包括,呃……不了,了怕引起公憤。”
“好了好了,這個時候就不要提不開心的事了。”
而此時,比賽還在進行著激烈的拚殺階段,計時器顯示,離比賽結束還剩下不到0秒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