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人才(1 / 2)

“我們是為了人類的利益,保全這個世界的一切,可以合法允許不擇手段的人!正常人的思維去理解的話,我們屬於第三基地!”

民科,或者人類常規科學範圍,人類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所有的東西,進行一係列的科學實驗和發明,這樣的機構,可以劃分為第一基地範疇,存在科學,沒有基地。

比如說手機,電腦,或者一些機械設備,普通民用發動機什麼的,全部屬於這一層麵。

而那些人們都知道的高精度儀器,高科技研究,服務於高層秘密組織的所有科研機構,比如說研究,所科學院,這樣犯愁的,屬於人們都知道,但不經常接觸,甚至是沒機會接觸,有科學,也有激勵,這就是第二基地的範疇。

那麼第三基地,常人不知,甚至是不存在,但這種不存在,隻是為了更好的服務人類,而締造出的一種假象。

“很顯然,孩子,我們是存在的,你還年輕,以後有的是機會,我還會讓你看到可以變身,或者嘴巴裏頭吐火,甚至是一隻手可以舉起一輛火車頭的人!”張堯得意的笑著。

殊不知,以前在讀書的時候,學校裏允許學生對,偷懶的電子計算器,用以各種數學方麵計算的時候,更加便捷。

然而鄭纓說生活的家庭是很窮的,別人的孩子小學都有手機了,他到了初中,連一個幾塊錢的計算器都買不起。

所以他很固執的,自己造了一台,全部都是用木頭的齒輪搭建成的,一個像電腦主機那麼大的,隻可以運算加減法的機械計算器。

他本以為自己這樣做足夠聰明,可以引來同學們的讚歎。

卻遭到了他們的嘲諷,覺得這小子太傻了,用一些句子鑿子,刻了一些木質齒輪,七拚八湊的就做成了一個隻能運算加減法的機械計算器。

這不但沒什麼風光可言,反而讓人覺得他太老土。

“你們的計算器全都是用電的,等哪一天沒電的時候,你們還不如我這一堆木頭。”鄭纓當時怒氣衝衝的說道。

後來他又造了一台,類似於兩個台式電腦主機大小的,一個專門用來運算乘除法的木齒輪機械計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