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艘艦船還在爭奪著最佳航道,不管加速星道如何變化,他們總能瞬間調整到最佳狀態,幾乎是無縫連接。
隻有經曆過毀滅之速的參賽者才知道,加速星道的牽引加速能量力場很強,在變化的一瞬間,艦船都需要需要進行減速,預判,矯正以及銜接。
這期間花費的時間和加速的效率往往就是艦船之間差距的開始。
當然在混戰中,這些因素可以忽略不計,但在真正的高手中,就是決定勝負關鍵。
濘溪自認為對加速星道的改變能最大限度的進行精準調整,但看了這三位實力強者的比賽過程,她知道如果這場比賽她上場的話,絕對輸的很慘,就連追上去撞擊的機會都沒有。
這恐怕才是毀滅之速實力強者真正的比賽魅力所在,而不是僅僅依靠武器以及其他小動作取勝。
當終點星標出現時,三艘艦船的爭奪更加激烈,他們之間的距離更是縮短到幾十公裏的極限,這次白色漩渦的出現和最後一輪加速星道的變化決定著誰將達到九連勝,這一即將破十的傲人戰績。
濘溪目不轉睛的盯著超息屏,不斷的切換著最清晰的角度,來分析自己腦海中閃過的那個念頭。
當比賽的結果出來後,誰拿到了九連勝對於濘溪來說已經不重要了,她似乎看到了下一場自己應該如何進行調整才能戰勝對手。
“您是不是發現了什麼?”主係統說道。
“是的,隻是還沒有確定,需要你調用一下動力係統的數據。”濘溪回答道。
“哦,您說說看!”
“嗯!每次加速星道的改變,我們的動力係統都需要做出調整來適應,由於不能準確的預判具體情況,我都是進行減速處理。記得隻有一次,為了超越對手。我進行了加速處理。你看一下動力係統在當時情況下,兩者數據對比!”濘溪說道。
主係統很快的調取出數據,超息數據圖上,一組加速數據,和許多組減速數據之間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不管減速處理,如何完美的進行嵌入新變化的加速星道,它的動力係統在那個點百分之一秒,甚至是千分之一秒,所得到的動力效率都沒有超過60%。
反觀那次加速處理的動力效率居然是91%。
要知道這樣的比賽程度,整個綜合操控係統能在萬分之一秒內,調整出最佳的輸出效率,一般都會在95%左右。
“這動力係統效率相差太大了!”主係統也有點不解。
“是啊,還有你看一下,當我們把速度加到二萬公裏每秒,動力係統輸出效率多少?”
“78%”
“看到沒,這就是我想說的加速星道限製!”濘溪笑道。
“您的意思,牽引加速能量力場限製了速度?”主係統說道。
“是的,雖然我不清楚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但數據不會虛假,我可以斷定當速度達到亞光速時限製更加明顯,那麼這個限製有什麼作用呢?”濘溪問道。
“這個限製能最大限度的讓艦船和加速星道產生速度同步共鳴,結果就是完美無間隙嵌入變化的加速星道。”主係統很快算出整個動力係統最佳狀態值。
“對對對!這才是加速星道的真正意義所在!”濘溪有點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