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騎兵衝入朝鮮潰兵中,七千朝鮮人立時遭受慘重的打擊,全線崩潰。
朝鮮人步軍、馬軍混合在一處,爭先恐後的向漢城逃跑。
明軍騎兵從兩翼包抄,迅速將潰兵分割包圍,收割著朝鮮饒性命。
一時間,被騎兵圍住的潰兵,紛紛跪地投降,而稍有抵抗的朝鮮軍,立時便被騎槍挑死,被火槍擊中撲死於地。
很快,戰場歸於平靜,七千朝鮮軍,死傷千餘人,剩下大半投降和被俘虜,隻有少部分騎兵在羅文耀和霍建炎的追擊下,逃向漢城方向。
整場遭遇戰,持續不到兩刻鍾,便以朝鮮饒迅速失敗而告終。
“大帥,殲滅了這七千禦營廳軍,漢城隻剩下數百朝鮮王掌握的軍隊,大勢已定啊!”幕府書記顧炎武看著明軍大展神威,滿臉興奮。
趙銘環首四望,戰場上四處散落著撲死的朝鮮軍屍體,明軍士卒出沒於其間,正在收繳戰利品,清掃著戰場,押走一串串的俘虜。
這一戰後,朝鮮境內已經沒有能夠與他抗衡的軍隊,東海鎮控製朝鮮已經是必然之勢。
如此一來,明軍等於在北方開辟了一處新的戰場,使得清軍在戰略上,處於被南北夾擊之態。
朝鮮這個地方如果利用得好,趙銘完全可以通過朝鮮為跳板,跨過鴨綠江,攻下遼東旅順,然後奪取沈陽和整個關外,最後進逼山海關,威逼北京。
南北夾擊之下,滿清焉有不敗之理。
在山東和旅順碰壁後,明軍將士心中都比較鬱悶,憋了一股火氣,而這一仗讓明軍將士將心中鬱悶發泄了出來,一個個神清氣爽。
趙銘聽了顧炎武的話,微微笑道:“朝鮮已是本帥囊中之物,不過本帥觀這些朝鮮軍著實不堪一擊。若是滿清得知本帥控製朝鮮,必然感到威脅。如果多爾滾發精銳來攻,以此時朝鮮饒戰力,肯定是幫不上忙。本帥此時隻有六千陸師,滿清真發大軍,咱們未必能夠在朝鮮站穩腳跟啊。”
顧炎武等人深以為然,朝鮮軍隊戰力確實比較低下,若是清軍得知明軍控製朝鮮,發大軍前來,以現在朝鮮饒實力,肯定是幫不上忙,屆時明軍未必能守住漢城。
趙銘揮了揮手,忽然道:“傳令大軍,收拾收拾,咱們立刻前往漢城,要盡快整合朝鮮的力量,為我所用,以備清軍來攻。”
朝鮮畢竟有數百萬人口,版圖相當於中國一個省,趙銘相信隻要進行合理的整合,朝鮮還是很有利用價值的。
隻是這個整合,需要時間,而一旦滿清,收到了消息,未必會給他時間去整合朝鮮的勢力。
因此,趙銘決定盡快奪取漢城,控製朝鮮王,開始做抵禦清軍反頗準備。
漢城。
西城上,朝鮮王李淏匆匆來到城牆上,看見遠處騎兵奔馳,揚起滾滾黃塵。
薑功建僅僅率領十餘名騎兵,倉惶的逃入城門,守城的士卒,立時就將吊橋拉起,急忙關閉城門。
三千明軍騎兵,一路追殺,明軍追至城下,七千朝鮮軍不是被殺就是投,伏屍四十多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