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兵臨錦州(1 / 2)

錦州,那是遼中門戶,關外鎖匙,控扼關外與關內聯係的通道。

在明末與清的戰爭中,錦州的得失,直接關係下大勢的走向。

若錦州在手,清軍雖數度破牆入寇關內,但卻無法占據關內。

而錦州一失,清軍便可毫無後顧之憂的出兵關內,逐鹿中原。

隆武十二年正月,趙銘率領謝遷、張光翠、李元胤、阮進等二十餘員戰將,並吳越軍、江北軍三萬眾,躍過大淩河,向錦州進發。

在清軍撤離關外後,眼下遼西走廊,清軍兵力十分匱乏,防禦一團亂麻。

吳越軍一進入遼西,就大肆宣揚,聲言吳越王趙銘,提虎狼之師,詐稱大軍十萬,收取遼西。

本來,趙銘覺得即然是詐稱,不如號稱三十萬,可最後擔心,嚇著福臨和阿濟格,怕他們拋棄成見,一致對外,才隻稱十萬。

吳越軍一進入遼西,就如洪水衝刷大地一般,遼西各據點的清軍聞風而逃,大淩河西岸的哨所,據點全部放棄,軍隊退入錦州,或者逃向寧遠和山海關,錦州大震。

趙銘遂即驅兵,殺至錦州城下,並投書城中,限令守軍一日之內,開城投降,否則雞犬不留。

錦州城頭,一名穿著白色盔甲,頭頂避雷針的將領,正站在牆垛邊上,眉頭緊鎖的望著城外紮營的吳越軍。

此人五十多歲,相貌威武,大眼環須,燕趙漢子的模樣。

這時,他一手抓著城牆,一手按著腰刀,滿臉牙疼的砸吧嘴,“娘的,趙雜毛真會挑時候,現在殺來,真是趁人之危!”

此人乃是清國漢軍正白旗固山石廷柱,他的四周,留守錦州的滿清文武,無一例外,都是哭喪著臉,跟死親娘一樣,滿麵晦氣。

吳越軍來的太快,如今想放棄錦州,也來不及,再者滿清朝廷已有死命,留守錦州、寧遠的守軍,不戰而退,擅入山海關者,殺無赦。

現在逃是不能逃,趙雜毛也投書城中,下令投降,而且口氣極大,聲言但凡敢個不字,城破後一個不留。

這話要是別人的,石廷柱隻當他在吹牛皮,可趙雜毛之語,誰敢不當一回事?

石廷柱一拳砸在城牆上,不禁怒罵,“娘個劈的趙雜毛,老子就不信了!”

在石廷柱身後,漢軍正白旗的梅勒額真沈永忠,卻有些動搖,“固山,趙雜毛驍勇善戰,無往不勝,如今他提大軍前來,而我城中不過數千兵馬,如何能敵?”

軍事上連續的失敗,加上滿清內部動亂,讓不少清將已經全無戰意。

石廷柱投清多年,乃是和李永芳一輩的鐵杆老漢奸,他猛然回身,目光掃過眾人,咬牙切齒道:“如今正是大清危難之時,你等若懷二心,怎對得起大清的恩德。再者,我等落入趙雜毛手中,能有什麼好下場。唯今之計,隻有堅守城池,等待關內增援!”

“固山,關內英親王提大兵十餘萬,進犯京師,朝廷萬一失敗,誰來救我等?”甲喇章京馬寧也擔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