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鄭成功參戰(1 / 2)

十萬兩對於贛南山區,一個窮縣來,確實不是個數目,相當於全縣幾年的生產總值了。

要是之前沒被搶一遍,興許還能湊出來,大戶們剛被潰兵洗劫,哪裏還能拿出這麼多錢來。

李成棟堂堂一個王爺,隻要十萬兩,他自認為已經做出了巨大退讓,要是連這點要求都不能滿足他,他可不是善男信女,眾人肯定沒有好下場。

當然普通的百姓也逃不掉,這筆錢不可能全由大戶承擔。

鄉紳和大戶們一商議,遂即決定先將十萬兩平攤到每家每戶,收不上來,欠缺的再由他們砸鍋賣鐵的補齊。

萬安縣人口也就十多萬,平攤下來,每人要七八錢銀子,一戶得出三四兩。

這對於一年到頭,也攢不到幾個銅子的普通百姓來,隻能賣兒賣女,而對於士紳和大戶來,也不輕鬆,他們很清楚,百姓絕對拿不出多少錢,最後大頭還是得由他們出。

做為本縣的富紳,雖也盤剝百姓,但是絕對不會像外來戶李成棟這麼心狠。

本縣人,一是抬頭不見低頭見,二是,財主心裏清楚,得給百姓留條活路,把他們都逼死逼反了,遭殃的還是他們這些財主,所以遇災他們多半會賑濟,會借貸給百姓,講究一個長久剝削,而不是竭澤而漁。

李成棟開口要這十萬兩,便基本是要把許多百姓,逼上絕路了,縣裏其實真拿不出來。

第一日,湊的數目出來後,隻有區區二千多兩,距離十萬兩,還有差之別。

當晚,城外一些大戶,便帶著家眷,裝上家財,趕著牛車、騾車,悄悄開始逃難。

百姓遭了兵災,家裏口糧被潰兵搶走,還指望著找大戶借貸,渡過難關,一看大戶溜了,便也跟著一起逃難。

一時間,萬安以及附近幾個州縣的百姓,逃走近半,路上浩浩蕩蕩全是人,步履蹣跚扶老攜幼的走著,有獨輪車,有騾車,更多的是步行,挑著行李和孩子,隊伍前不見頭,後不見尾。

“東家,這是!”道路邊上,歇息的長工,問車裏的老地主道。

“逃反!也就是百姓躲避戰亂的一種手段。”老地主感歎一句,“當初清兵打過來,逃過一次,後來隻要剃頭,上稅,也沒大事。現在,雖不剃頭,但搜刮起來,卻沒活路了!”

長工道:“以前以為韃子走了,就太平了,就有活路了,可現在……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太平!”

老地主歎了口氣,“亂了這麼多年,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啥時候聖人降臨。”

長工看著人群,問道:“東主,咱們這是去哪裏!”

老地主提起精神,“過撫州、上饒,去浙江,據那裏太平。”

……

唐魯兩藩交戰,治下百姓逃離,不過對此,兩藩也都沒有辦法。

現在隻有擊倒對方,再來施行仁政,而要擊倒對方,就隻能搜刮地方,獲取錢糧。

金聲桓堅壁清野,撤徒贛州,李成棟大軍路上難以獲得補給,而贛南又遠離江北軍的根據地,基本沒有物資從後方運來前線,隻能給打下的州縣進行攤派。

贛州城外,五萬江北軍,駐紮於北郊曠野裏,軍營蔓延,聲勢浩大。

一杆高達五六仗的旗杆,挑著一麵金邊王旗,上數一個大大的“李”字,樹立於營地中央。

在王旗下,便是李成棟的帥帳,江北軍眾將,正齊聚帳中,商議著攻城事宜。

李成棟站在地圖前,環視眾將,沉聲道:“贛州之地,山川上遊,東西要害,南北要衝。朝廷欲防閩粵,必取贛州,欲圖全楚,贛乘朝廷之後。此次陛下令孤南征,就是為了防閩粵之眾,防止其出贛州,側擊朝廷左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