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四章 猜想(2 / 2)

張琦看過劉慈欣寫的科幻《三體》,書中提出的“黑森林法則”其實就是對於費米悖論的一種解答。

其大意是指宇宙中誕生的文明,由於相互之間距離極其遙遠,使得文明之間的溝通非常困難;各星球上誕生的文明,其思維方式、價值觀、甚至基本邏輯思維方式和基本生命構成都有著巨大的差距。

正由於各文明之間距離上的遙遠性、互相所構成的猜疑鏈、一旦被外星文明獲知自己的存在,就很可能給自身的生存帶來威脅。

其結果必然導致具有一定成熟度和技術水平的文明,都意識到宇宙的叢林法則,各文明不主動暴露自身的存在。“宇宙形如黑暗森林,各個文明形如黑暗森林中孤行的獵人”。依此解釋了費米悖論“外星人在哪呢?”的問題。按照“黑暗森林”理論,成熟的文明都擁有“清理其他文明”和“隱藏自己”的本能。所以他們不會貿然出現,更不會暴露自己的位置,一旦發現其他文明就會立即將其毀滅以消除潛在的威脅。

但張琦對於這個理論向來是嗤之以鼻的。

原因很簡單,這個理論把不同外星文明之間的科技差距直接給忽略了!

銀河係從誕生至今已有16億年了,誰也不知道其中誕生了多少燦爛的文明。當一個文明發現另一個文明的時候,他們直接發動進攻的概率基本為零!因為誰都不能確定對方文明到底處於什麼階段。

a文明發現了b文明,a文明難道就能確保自己是率先發現的一方嗎?如果對方早已發現了自己,隻是因為己方的文明低下,b文明不屑一顧呢?這種情況下,主動發起進攻除了自取滅亡還有第二個結局麼?

再者來,即便b文明的科技實力的確不如a文明。難道b文明就沒有自己的特殊科技可供a文明學習?既然b文明不會對a文明構成威脅,毀滅對方的意義何在?和對方展開貿易,收為附屬種族,甚至是直接奴役對方,哪個不比毀滅來得明智?

更何況又有哪個文明敢確保自己已經站在了宇宙的?自己輕率地毀滅另一個文明,這種行為如果被更高等級的文明掛上“好鬥”“破壞者”“文明之敵”等負麵標簽,對自己又有什麼好處?要是那個被毀的文明剛好是某個高等文明的附屬文明呢?他們承受得起接踵而來的報複行為嗎?

生命無論對於哪個種族,哪個文明,都應該是寶貴的。藐視生命的文明,早已湮滅在內戰的火焰當中了,又怎麼可能經曆千萬年的歲月發展出星際文明?

在張琦看來,宇宙空間不一定會下太平,引起爭端的可能性有無數種。但像“黑森林法則”僅憑一個坐標就無腦亂轟,那也未免太過覷智慧文明的理智了!11看書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藍色中文網”,即可第一時間找到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