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七章 納米機器人1(1 / 2)

nen

張琦也搞不清楚殖裝生物盔甲的形成機製,在原著中,這套生物盔甲平時是隱藏在亞空間中的。但他切身體驗後卻發現它事實上是來自自己體內,不過殖裝的過程太過迅速,他並沒有辦法觀測其詳細過程。

所有的生物細胞從本質上和就是一個個納米機器人,它們按照預先設定好的程序負責身體所需的某一種功能。而當特定的40萬億個細胞按照各自的職責聚合在一起,它們所表現出來的一言一行就是我們最熟悉的人類!

對於納米機器人的認定有很多種。

他知道很多人都搞不清楚納米機器人和微機電的區別,大部人認為的納米機器人其實指的是微機電!比如放到人體裏疏通血管的型機器人,衛星上采用的各種超微型設備。

可事實上人類真正能將納米機器人技術投入實用階段並不是機械技術,而是生物科技!

目前認為可行的納米機器人方案基本都屬於仿生學範疇,而構成納米機器人的材料也不是鋼鐵和芯片,而是dna片段或者病毒構造的有機體。

所以納米機器人這個名字給人以很大的誤導,以為它是一種微型機械裝置。這是相當錯誤的,當然對於微觀世界的探索才剛剛開始,不排除以後會有真正的純機械的納米機器人出現。

就像拉普拉斯現在使用的這款!

和殖裝現象令拉普拉斯發生短暫計算混亂一樣,當蘭德爾和瑪麗卡出現在主機大廳,張琦也陷入了淩亂。

因為在張琦所接觸過的科技雜誌中,納米機器人如果需要投入實用的話,必須具備幾個基本條件。

第一,可以自我繁殖。

這點很好理解,如果按照納米機器人的體積,真想讓它影響到宏觀世界,沒有幾百億幾千億的數量根本是方夜譚。

可是想要用流水線的形式去生產這百億千億級別的納米機器人則是一個更大的方夜譚。

而有機物自我複製的特性則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因此無論是張琦生活的年代亦或是副本世界的0年,有機物仍然是納米機器人的來源的唯一選擇。

第二,功能的單一性。

這點也好理解,納米機器人本來就屬於螺螄殼裏作道場。如果賦予它多重任務,勢必會令它的結構變得複雜,體積變得龐大。隨之而來的是能源消耗的增長,而有限範圍內無論是勢能,熱能還是化學能都是有限的。對能源需求的增長很可能令納米機器人在自我複製的過程中就耗完了能量,從而胎死腹中。

第三,可控性。

這是納米機器人最令人恐懼的地方。

科學家做過這麼一個計算,如果設計一個碳基納米機器人。它每100秒通過吸收一個自然界中的碳分子從而實現自我複製,那麼隻要10輪複製後,地球上將再也見不到任何碳分子。換句話,所有的碳基生物都已經被當初那個納米機器人所殺死,變成無窮無盡的納米機器人大軍了。而這一過程僅僅需要三個半時!

誠然任何敢於使用納米機器人的超凡文明,都有著多種手段來抑製納米機器人的無限增殖。但考慮到它那恐怖的數量級,可以如果一個文明如果有9999999999999的把握可以確保每一個納米機器人都是受控的。那麼它絕對不敢動用這種科技,因為這意味著使用過程中可能仍然有幾百萬乃至幾百億個納米機器人失控,從而引起滅世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