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利渤海爾(1 / 2)

收購完諾基亞電子,蘇羽將電子部門改組成一家公司,其中原諾基亞電子的研發部門繼續保留在芬蘭,同時在香港新建一個諾基亞研究部門,倆個研究部門將技術共享,這即充分利用了歐洲的科研人才,也能快速發展亞洲本土的研發實力,為以後蘇羽旗下的電子帝國打下堅實的基礎。

而其中的生產部門蘇羽也早有打算,作為後世的工業生產大國,中國在全球製造業產值所占比重高達%,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物美價廉的中國製造早已風靡全球,不論是手機電腦等高科技電子消費品,還是日常所需的衣服,帽子,鞋子等生活必需品,大部分都是中國製造。

為什麼中國的輕工業能如此快速的發展,主要靠的是兩點:一是:龐大的人口基數,這將為工業生產提供大量的勞動力。

二是:廉價的勞動力,中國的勞動成本隻有西方發達國家的十分之一。

歐美的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紛紛轉移到國內,使得中國快速的成為了一個製造大國。

而蘇羽也是看到了這一點,將來的生產基地也將全部在國內,其中首選的地方肯定就是深圳了。

忙完諾基亞的事情,蘇羽還有在歐洲的最後一個目的地:德國,作為歐洲實力最強的老牌工業強國,德國了有許多蘇羽想要的東西。

大家想到德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德國的汽車,其中:大眾,奔馳,寶馬,保時捷,奧迪等耳熟能詳的汽車品牌。

德國除了汽車工業以外,機械和製造業也是十分強大的,蘇羽一行這次到德國的第一站就是利渤海爾,肯定有人會這個利渤海爾和中國後世的海爾有什麼關係。

可以利勃海爾是中國海爾的“起蒙老師”,利勃海爾是德國著名的電冰箱品牌,中國後世的海爾於1984年引進德國利勃海爾先進的工藝技術和生產製造流水線,生產出了中國的電冰箱,家電隻是利渤海爾業務當中的一個的分支。

其業務包括建築機械計劃包括完整的塔式起重機、車載式起重機、液壓挖掘機、自卸翻鬥車、液壓吊管機、輪式裝載機、履帶式拖拉機與裝載機、管路鋪設機、混凝土攪拌站與攪拌車係列。

另外,利勃海爾還供應機床、聯鎖機器係統、航空設備與運輸技術。

一個以機械起家的公司居然把冰箱業務做的如此之好,也確實是奇葩。

蘇羽這次來利渤海爾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引進其機械和冰箱方麵的技術,蘇羽看中了國內家電和機械方麵的廣大市場,機械方麵不用,國內正在進行改革開放,將會需要大量的工業機械設備,中國早期的設備都是以進口的方式獲得的,價格即高昂,也不利於機械的維修。

而利渤海爾的機床和聯鎖機器係統也是以後國內所需要的,想想後世世界主要強國對中國高端數控機床的封鎖,就知道機床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了,為什麼中國有好的設計圖紙,就是做不岀先進的裝備岀來,後世殲0的“心髒病”遲遲得不到解決,其主要原因還是沒有高端數控機床,就算有錢也買不到,數控機床不僅僅是是普通的機械設備,更上升到戰略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