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羽沒有正麵回答比爾問題,而是道:“不知道比爾先生對我們的產品怎麼看。”
比爾道:“非常好,將DS係統和圖形操作技術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這正是我們公司所需要的,蘇你開個價吧,多少錢才肯將這個係統賣給我們。”
蘇羽道:“比爾先生喜歡就好,你知道嗎,我們拿到施樂的專利和技術一共花了150萬美金,你覺得我的這個係統應該值多少錢。”
蘇羽的話讓比爾遲疑了起來,原本他以為拿下這個圖形操作係統10萬美元就差不多了,現在聽到蘇羽的話,他已經對10萬美金拿下這個係統不抱什麼希望了,對方既然花了這麼高的代價取得了這個技術,肯定是想要賣個好價錢。
其實微軟的早期,就是購買了別人的係統才發展起來的,但這也不得不提一下比爾的身世,其母親是IB的高層,正是通過比爾母親的關係,微軟才搭上了IB的大船。
在1980年的時候,IB公司選中微軟公司為其新P機編寫關鍵的操作係統軟件,這是公司發展中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由於時間緊迫,程序複雜,微軟公司以5萬美元的價格從西雅圖的一位程序編製者iPaersn(帕特森)手中買下了一個操作係統QDS的使用權,在進行部分改寫後提供給IB,這就是現在的irsfDS係統。
比爾是一個善於發現和撿漏的人,這次他看中了這個圖形操作係統,本來還想以低廉的價格拿到這個係統,現在看來這是不可能的了。
雙方都不想報岀自己的底價,均在試探對方,在這場較量中,誰先報岀底價,誰就將先失去主動權,變得十分被動,商場如戰場,步步都要三思而後行。
對於微軟來,圖形操作技術是必須要得到的,就算不要蘇羽現在的圖形操作係統,那也要另想辦法,畢竟這個技術太重要了。
如果對方到時和其他公司合作,開發出了新的係統,再找上IB,難免IB不會動搖,失去了IB這艘大船,微軟必將泯然於眾生。
而蘇羽卻不同,就算和微軟合作不成,也可以找上其它公司,雖然重新扶持起一家軟件公司可能比較麻煩,但對蘇羽來影響並不大。
就算不成功,大不了就當自己的投資打了水漂,這點錢蘇羽還是損失得起的。
圖形操作技術的專利是微軟始終繞不過去的,那麼微軟公司又回到了原點,還是要和蘇羽來談。
現在對方找上自己公司,微軟還是掌握了一點主動權,如果等自己去求對方,那到時就隻能任人宰割了,付出的代價可不是自己所能承受的。
想到這裏,比爾知道現在自己十分被動了,於是主動道:“蘇,你看50萬美金怎麼樣,我們岀價50萬美金收購這個圖形操作係統,和其相關專利的使用權。”
比爾能開岀50萬美金,這已經是微軟公司的極限了,公司並沒有多少現金流,比爾準備向銀行申請貸款,為了得到這個圖形操作係統,比爾也是操碎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