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鳳凰地產上市(1 / 2)

自從參加完華星娛樂的晚會後,蘇羽的生活又回歸到了平靜,每過著普通中學生過的生活。

1984年1月19日,這注定是個不平凡的日子,華英發表聯合聲明,《華英聯合聲明》就華方恢複對香江行使主權和過渡期有關安排作了清晰劃分。英方對回歸後的香港無主權、無治權,無監督權。

這份聲明指出:華國對香江地區(即香港島、九龍及“新界”)恢複行使主權,英國政府也於1997年7月1日把香江地區交還華國政府。同時確定了華國政府對香江的基本政策方針。

華國政府在聲明中承諾,在“一國兩製”的原則下,華國政府會確保其社會主義製度不會在香江特別行政區實行,香江本身的資本主義製度及民主製度可以維持五十年不變。這些基本政策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江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中列岀。

這份聲明的發表大大的刺激了香江的房價,在這種環境下,樓市迅速反彈,尤其是投機炒作資金快速流入香港樓市,房價勢如破竹。

港島1984年平均房價在6900港幣/平,九龍均價為5500元/平方,到了華英聯合聲明發表,港島的房價升至7800/平方,九龍的房價也漲到了6100/平方。

房價也從8年的短暫下跌又重新升溫,港島居民對香港的房價又充滿了信心,

所有的香江人都堅信,回歸之後的香江,一定會成為大陸有錢人向往的堂。1億大陸人,哪怕隻有1%的富人湧入香江,也會將香江的房價托上。

巨大的財富效應加上負利率,尤其香江人腦海裏潛在的100萬大陸最富裕的接盤俠,讓所有的人都加入了購房大軍,甚至很多低收入人群,也背負數百萬的房貸,所有人都堅信,香江的房價還會漲,不買房就是傻子,一個月漲10%稀疏平常,巨大的賺錢效益讓香江樓市陷入完全的瘋癲之中。

所有的香江人,關心的都是房子,大家完全沒有心思工作,每見麵聊得最多的就是誰家的物業這個月又升值了多少,哪裏又有新的樓盤要開盤了,誰誰誰通過買樓賺取了千萬身家。

由於買房人太多,房子供不應求,開發商不得不實行搖號購房,而搖號購房引發的後果就是搖到一套房,轉手就能賺取少則幾十萬多則上百萬的差價,一套房的利潤超過無數人十幾年的工資收入,於是更多的人在賺錢效應的驅使下入排隊搖號大軍。

香江人無論男女老少,聊到的都是房產,在這樣的刺激下,香江的大地產公司的股票飛速的往上漲,長江實業由原來的港幣漲到了現在的18港幣,新鴻基也從47港幣漲到了6港幣,雖然和最高峰時的5港幣還有一段距離,但以現在的增長速度,相信不久的將來就會趕上來。

而鳳凰地產手中的物業,更是翻了好幾倍,例如鳳凰地產在港島的一塊土地,198年購買時均價為6000元/平,總共花了6億港幣,到了聯合聲明發表,房價一下子漲到了54000/元,這塊地皮的價值上升到了745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