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3.6 星期五 驚蟄(1 / 3)

世事多變,不變的是人要吃飯。

如今親情在不能使人獲得足夠的利益時儼然也成了一種負累,尤其是當這段親情要使窮人利益受損時,親情的羈絆就像是傷者身上的一塊腐肉,去的越快越好。

一件事物的價值,完全取決於人們對它的需要程度。

人們對與這種虛無的感情的利弊判斷,比他們判斷股票的走勢都要有天賦的多,就像壁虎斷尾,是天性使然。

人要是沒了累贅,就能足夠瀟灑。

累贅可以輕易地甩掉,但在絕大多數時候,欲望才是他們流淌在骨子裏的累贅。

何小天的姥爺終於卸下了滿身的累贅,在臘月中旬時就停止了治療。身體上了年紀,又是肺癌晚期,死亡已是無可避免,也就沒有必要再和閻王爺討價還價。

清安的鄉下有一種習俗,死過人的房子三年不能住人。

大概沒有什麼是比死人更晦氣的了。

何小天的姥爺有三個兒子和三個女兒,平日裏雖然矛盾口角不斷,但在父親停止治療之後卻是難得的意見達成了一致。因為各家都不願沾染死人的晦氣,自己父親的房子早在分家後就沒了,一直是租的村子裏另一戶人家的,因此在他停止治療之後就沒有往回接,依舊住在醫院裏,倒是棺材立馬就買好了。

萬事具備,就等他死了。

好巧不巧,死的那天是除夕的夜裏,春節晚會的歌舞都還沒完六人就接到了醫院的通知,說他們的父親先完了。

於是大年初一六對夫妻們就聚集在他們父親生前的家裏舉行了一場家庭會議,爭論父親死前剩下的6342塊錢到底該怎麼分配。

起初他們還不敢相信,父親攢了三十年的才攢出來的二十萬怎麼兩個月的時間就剩了個零頭,就像這兩個月一直靠續費才活著一樣,沒錢再續也就停機了。

不過還好不是欠費,沒有人會跟醫院計較。

這也是這12個人十五年來的第一次齊聚,上一次還是在15年前小女兒結婚的那天。

於是幾人決定論功行賞,各自闡述自己在父親住院期間的所付出的辛勞和功德,帶去的禮品以及浪費的時間,還有替父親墊上的醫藥費。幾人各執其理,吵得不可開交,最後終於大打出手,造成的損失也一度超過了6342。可見一家人終歸還是一家人,隻是嘴上在乎錢,行動上卻是不計損失的。

人多的好處也在此體現出來,即便爹死了,家裏依舊熱鬧。

最後那6342塊錢落入了老大和老二手裏。

鬱結之下另外八人結成了同盟,在老三家裏一起吃了一頓不太團圓的團員飯,細數了老大和老二的種種罪過和卑劣行徑,紛紛譴責了他們豬狗不如的處事方式,並表彰了自己對於父親的無私奉獻。

一吐為快,這才滿意的各自回了家。

何母一回家就對何父的懦弱表現進行了強烈譴責,譴責他打架時隻顧拖後腿,不僅掙不到錢,還搶不到錢,簡直不配是一個男人。譴責完老何又轉頭譴責小何,為何小天的不爭氣和不上進感到痛心疾首,說到委屈處更是潸然淚下,直後悔當初沒送他去少林寺,不然爭不到名次好歹還能爭到遺產。最後冷靜下來之後又握著何小天的手低頭哭著求他為自己出口氣,將來考個好大學,在親戚麵前抬起頭來。

何小天萬分悲哀,但慶幸自己是獨生子。

中國的父母都認為用最不平凡的方式就可以教育出最不平凡的孩子。但悲哀的是,他們沒有一個能認識到自己的平凡和短淺。

九點多鍾,學生已盡數到齊。

二十多天的時間使眾人煥然一新,正是人靠衣服馬靠鞍,人要是穿的衣服好看,往往就會生出一種自己比衣服更好看的自信。

除了何小天。因為家裏有人去世,不僅不能貼春聯,新衣服也不能買。

但最令他悲觀和絕望的卻遠不止於此。

人終會一死,卻要在活著時被一種不可反抗的力量驅使和奴役,為了別人的利益窮盡一生,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他的父母沒有給他答案,他的同學也沒有,他的老師也沒有。

他有疑惑,但是他不知道該問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