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你是對的嗎
從看到了球,布鞋,就立即能夠想到了這個訓練的意圖,而後,馬上就推斷出來球場沒有圍牆的理由,這個家夥,相當的動腦子。
帕爾馬的訓練,采取的是巴西式的足球訓練,這也是帕爾馬青訓,和其他地方的青訓最大的不同之處。
巴西模式的場足球,和歐洲的五人製足球不太一樣。雖然同樣是五人製足球,但是巴西的場足球,有幾個特點:使用的不是五號比賽用球,而是二號實心球。使用的不是專業的五人製足球場,而是有著特殊規定的:不許場邊有圍牆的球場。而且,不許穿比賽用鞋,不許鏟斷,不許爭頂頭球,甚至還有罰下的規定:因為這樣的訓練,就是為了磨練技術的。
全世界的足球訓練,都是提倡使用場地,進行規模的對抗的。就算是在公認青訓比較落後的英格蘭,曼聯的訓練,也是時常進行4v4的訓練的。但是,歐洲球隊的訓練,會使用場地,但是不會使用球。尤其是實心球來進行訓練,這種訓練模式,是巴西特有的,也是楊浩到了帕爾馬之後引進的東西。
用實心球訓練,練得東西很單一。實心球是為了讓球員無法長傳,球太重起不來,隻能踢短傳接配合,不許有圍牆,是為了避免球員們為了一時解圍方便,亂開大腳,沒有圍牆,撿球跑上幾次就能夠讓一個隊伍都罵街了。不許鏟斷,不許爭頂,一來是為了避免受傷,二來也是為鍛煉腳下技術更細膩――不過這也造成了一個問題,就是巴西球員基本上全都不懂的什麼叫做頭球爭頂……
不過也可以想象,長期使用球進行訓練,因為球更重,無法傳長傳,因為場地周圍都很開闊,不敢於亂踢,什麼都得靠著腳下技術來完成,這樣的足球,是該有多麼磨練技術的,這樣訓練下的球員,觸球的能力,怎麼可能不好?巴西人普遍技術更好,總不是生得好,足球的訓練,是一個很係統的東西,不了解的人把球員們的出sè,簡單的歸結為這個國家的球員賦都高,這是對足球運動本身的一個否定。
很多東西都是練出來的,巴西人注重練習觸球的技術,所以他們的球感是世界第一的。而阿根廷人注重練習範圍配合,所以他們的球員配合能力都很強。法國人看重位置感,出來了一幫後腰,而英格蘭人看重頭球和對抗,他們的後衛,幾乎各個都是頭球出sè,身體強壯的壯漢。
足球是練出來的,不是靠運氣等出來的,這一點,楊浩早就明白。
雖然別人不知道,但是楊浩卻很清楚,在到了21世紀之後,因為過度迷戀鏈式防守,乃至於意大利足球後繼無人。因此,他在進行球隊的青訓營改建的時候,也是沒有再遵循意大利的那一套,而是參考著南美的培訓模式,建立了青訓營,到現在,已經有了些成就。
“這東西真酷。”帕爾梅裏踢了兩腳球,但是很快就有了新問題,“但是這樣的東西,雖然有助於幫人提高球感,但是卻對於磨練頭球麼有什麼好處吧。”
“我們磨練頭球技術,不靠比賽。”
楊浩著,在場地旁邊拉過來了一輛手推車,“這個東西,才是我們的訓練設備。”
手推車就是平時用的裝球的車子,但是車子上,是一個有些笨重的鐵質的機器,而看到了那個東西之後,帕爾梅裏也馬上認了出來。雖然他不怎麼認識,但是他好歹也打過網球,這東西他還是隱隱約約的估計到了使用的方法。
“發球機?”帕爾梅裏有些驚訝,“我怎麼不知道,足球還有發球機器?”
“當然有,隻不過是比較少見而已。”楊浩開口道,“90年代的時候,就有了。我這一款,是多次改良的。這一款最早是1999年的時候,中國人生產出來的,可以發過人高低,遠近不同的球,不過當時因為技術所限,隻能夠呈30度角傳中,所以,不太符合訓練的所需,沒有得到什麼重視。到了2002年,做了進一步的改進之後,發過人角度更靈活了,才開始能夠有了實際的用途,而就在去年,也就是2004年,因為加入了弧線球發球的模式,這東西更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