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裏秦再次西行,重新踏上前往蜀國的道路。不過此番的目的並非鳳凰嶺,而是蜀國的國都——蜀城。第二個不同的地方是上次的進蜀是潛行,而這次是攜國書當使者。
百裏秦又一次的帶著巴渝國君武廣仁的無限希望前往蜀國。目的有二,一是尋找孫青朔。孫青朔攜夫人前往蜀國已有數月有餘,但未有絲毫信息傳回,國君以及家人甚是當心。他們一行是否安全到達蜀國都未知曉。如果到達蜀國,為何沒有傳回信息,之中是否生出什麼變故?二是傳遞結盟意願並希望得到兵援的國書。巴渝國君現今唯有結盟蜀國懇求蜀國派出援軍,才能逃脫可能被滅國的危險。南有羊人,東有華軍。雖然羊人暫時沒有對巴渝發動過進攻,但如此對峙,下一步的戰爭定是躲避不過的。華國勢強,在三大關隘的進攻已經讓巴渝承受不起,如果不與蜀國結盟,一旦蜀國進入戰爭,巴渝豈不是要腹背受敵,那樣的話,巴渝就真的離亡國不遠了。
巴渝國君武廣仁並沒有將孫青朔同樣帶著神龍戰斧前往蜀國的事情告訴給百裏秦,他不能讓自己的這種欺詐行為影響百裏秦對他的尊敬信仰。雖然這種事最終多半會被穿,但他知道,百裏秦孫青朔定會理解他的為難。
一路向西沒有任何阻擋,畢竟他充當的是使者的身份。路上雖無困難,但當百裏秦進了蜀城之後,他就感覺事情根本無法進展。蜀國雖然以禮在接待百裏秦,大行令也是派的大行人在接待百裏秦,但在大行令待了數日並未接到覲見蜀國國君的任何消息,多次的去詢問,得到的答案卻是國君外出,並未回城,見他不到。側麵的,他想打聽關於孫青朔的消息,同樣如同鐵桶一般,透不出絲毫信息。整日,接待百裏秦的大行令都是備有好酒好肉,甚至安排陪他遊玩蜀城中的優美景色,體驗蜀國的各項風土人情,就是不提麵見蜀國國君徐白秋一事。
這日,百裏秦在驛館之中正在閑的發慌。怎料忽然有幾位人嚷嚷著闖進了驛館。本來這裏便是專為接待外國使者或者友人的驛館,在驛館外是有兵卒把守的,一般人是進來不的的,哪裏有可能人就這麼闖的進?院內的兵卒上前正欲阻攔,哪裏知道,後麵還跟有大隊人員,隻見前麵的人便將兵卒按在地上,也沒打殺,隻是捆綁著不讓行動。這進來的人群大呼,要將外國人士全部趕出蜀國。完便將樓下百裏秦的隨行人員同樣按到在地。百裏秦見這場麵,抓起赤霞便要下樓解救。平日接待百裏秦一行的那位大行人此時不知從哪裏冒了出來,一把拉住百裏秦,連忙趕緊給百裏秦打禁聲手勢,還一邊將百裏秦拉至樓上暗房。待進了暗房,百裏秦不解的還要準備出門救人,大行人焦急的拉住百裏秦,“別出去,別出去,這幾蜀城的人都瘋了,蜀國的人都瘋裏!”
“什麼蜀城的人瘋了?什麼蜀國的人瘋了?”百裏秦不解的詢問著。
大行人見百裏秦不再掙脫著要出這暗房,也就鬆開了抓住的手臂的手,然後就近抓了把椅子全然不顧百裏秦的座了下來,然後緩緩的道出了一切實情。
原來,在六月初六這,蜀城南邊的碧波湖中出現了一件怪事。話這碧波湖,是蜀城的一座祭祀湖。每年的六月初六又是鳳凰上仙的生辰,所以這就有不少道教信徒前往碧波湖放紙船祈福。今年碧波湖就發生了怪事,原本好好的湖中忽然冒出來一座島來,好似從湖水中長出來一般。就長出一島還好,偏偏這島上還有一座觀——碧波觀。觀眾居然還有一道士,號曰碧波大仙。在六月六鳳凰生辰這碧波湖長出一島,島上有一碧波觀,觀中還有一碧波大仙。一下子蜀城沸騰,城中成千上萬的人前往碧波湖一望碧波大仙的風采。
這碧波大仙號稱鳳凰上仙弟子,稱此次落塵世是奉鳳凰上仙指令,為下百姓傳真正的道的。於是六月初七便開壇受道,順便看病開藥救世救難。一時排隊聽道的人,看病救人的人絡繹不絕,何止成千上萬啊。這一隻到初九這,碧波大仙在受道過程中,忽然口吐鮮血,倒地不起。眾信徒趕忙將碧波大仙扶起,問緣由,大仙斜歪在榻上,用眼光掃了一眼座下眾人,忽然指著其中一位,“此人非我蜀國人士,我受鳳凰上仙指令,隻來幫我蜀國民眾,如若有外國人士前來受我恩澤,我便不可繼續受道治病,今隻是傷了我,如再遇外人便會被毀我仙法,更嚴重的便是便命不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