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柳暗又花明(1 / 2)

一條筆直的街道直接通向鳳凰城的中心——祭壇。可並行五六輛馬車的街道兩旁沒有其他城市般商鋪林立,清一色最多不過兩層的平房。在這種信仰最高的地方不談政治,少有商業,對生活也沒有奢靡腐化的痕跡。求道得長生才是追求的最高目的。時辰雖不太晚,但街上行人依舊不多。不像祭壇講道時日,所有信仰者都會擠上街道,盡量的往祭壇方向靠近一些,好讓自己沾染的仙氣便會更多一分。

在一位道士的帶領下,徐白秋的親信團在這主街上快速的向祭壇方向前進。這帶路道士沒有太多言語,僅僅隻一句“大祭司命我為你們帶路。”便在前麵不近不遠的地方急步行著。走了許久才發現這鳳凰城真是大,在這條筆直的主街上走了將近兩個時辰才依稀見著前方的祭壇模樣。

花日紅和雲隱門依舊沒有出現。

祭壇前所見到的護衛並不多,也不是專業士兵般的持有各種兵器。隻看見十多著道袍的道士背背寶劍在祭壇邊上行走。但沒有想象中的大門,不僅沒門,就連周圍都不見一麵牆壁——這祭壇其實就是一個碩大的廣場,如此裸露的展現在大家的麵前,祭壇中間,有一平台高出許多,頂上用青瓦蓋住,最頂端立一巨大祥鳥——鳳凰。周圍依舊沒有牆壁,隻是從上而下垂下無數層青紗,微風走過,青紗隨風飄起,無處不現道家仙氣飄逸。

站在祭壇的外圍邊緣,隻能依稀見著青紗裏麵有不少人,或盤坐或站立,偶有走動者。領路的道士站在那裏既沒有話,也沒有繼續往前的意思,隻是恭敬的站著。不久青紗帳中有人走出,向這邊招了招手,領路道士便側身站在一旁,甩動了他那一直抱於懷中的拂塵,隨後做了個請的手勢。按照計劃,在外圍留有五位宗師,其他人便自行往祭壇中間的青紗帳中走去。

走在最前麵的理所當然是高太傅,隨後便是百裏秦推著孫青朔。孫青朔在整理蓋住自己雙腿的毯子的時候,還謹慎的摸了摸輪椅下已經上弦的連弩,他知道,一旦打起來,椅下的連弩是他最有利的幫手,他不能拖累百裏秦來照顧自己,完成目標才是關鍵中的關鍵。

這一路來的如此輕鬆是他們預料之外的。沒人要求交出武器,沒人特意安全戒備。是過於信任這親信團呢還是因為有近百萬信徒在外麵就有恃無恐,孫青朔一行不太明白。要麼就是輕視了他們。但又有些不通,大祭司又是通過什麼知道孫青朔在隊伍中的?既然知道有孫青朔在,按理也應該知道雲隱門也是隨行而來的啊?難道?難道雲隱門出了什麼意外?難道鳳凰已經將雲隱門的人怎麼養了?這不是沒有可能,如果鳳凰親自出手,花日紅等雲隱門多半不是對手,加上如此多的信徒,找幾百甚至上千的死士去喂花日紅的劍不是沒有可能。如果是這樣的話在這今就不能殺碧波以及大祭司。雲隱門可以與蜀國國君無關,但高太傅這些人代表的是徐白秋,不管他們動刀之後能否成功,都代表著徐白秋宣告與鳳凰開戰,這樣的話蜀國定要內戰。想到這,孫青朔冷汗直流,回過頭告訴百裏秦一定要等他的指示後才可動手,千萬不能輕舉妄動。百裏秦沒有孫青朔想的那麼多,自然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這一行人站在青紗帳外麵的時候依稀能過聽見青紗帳裏麵有爭論的聲響,所爭內容聽不清楚,但時不時的一兩人扯開聲音類似咆哮的吼聲還是清晰不過。修道之人,本就性溫,能夠如此定是情緒沸騰到了極點了,看來大祭司這邊內部出現了裂痕。這對孫青朔他們而言是好消息。

過不多久,裏麵爭論聲歇。從青紗帳中走出一道士,望著台下的高太傅等人了句“貴人請進!”

眾人便從幾位道士掀起的青紗之中步上台階,緩緩進入青紗帳之中。

這青紗帳之中,最中間的是一大蒲團,上坐一人,周圍分別依次擺滿了不少些的蒲團,但沒有坐滿,散漫的坐了些身著道袍之人,在高太傅孫青朔等人進入的時候,坐在蒲團上的這些道士都是轉過頭看著他們。在較遠的地方站著一位著白色道袍的人,背對著大家,在他的腳旁,躺有四五具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