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國君徐白秋帶著百裏秦花日紅孫青朔等人趕到虎背口的時候,虎背口剛剛發生了一件異常詭異又血腥殘暴的凶殺案。
就在前夜,聚集二十四位華國來的江湖人士,在一間房內被人殘忍屠殺。要這些人中,最差起碼也有幾位宗師境界的人物,能夠在一夜之間被人殺害,切未有太大動作聲響,凶手是如何能夠辦到?經過仵作查勘,所有死者皆未有中毒跡象,都是被利器命中要害,幾乎都是是一招致命。這凶手的武功該是何等的高?
華國國君華滄海聞之大怒。此時簇,皆是為共同的敵人相聚,怎的還有人不願放下曆史私仇,在虎背口胡亂奪人性命。命令高廣樓木門亭定要嚴查此事,查處凶手後也必定要嚴肅處理,無論是誰,無論來自何國,必須屠而快之,也好給來到此處的眾多江湖人士一個交代。經過多方查證,最後查詢到一個關鍵性人物——鐵衣九江。雖然現在還不能凶手就是鐵衣九江,但他至少是中間的參與者亦或是唯一的生還者。
據周圍其他江湖人士透露,此屋中人都是九江的多年好友,那夜也正是九江邀請的這些好友前去飲酒尋歡的,由於九江臭名在外,與他較好之人同樣也不是什麼善類,於是他們的酒局其他人員都是離的遠遠的,沒有人願意前往圍觀甚至參與。酒到中場後,喧鬧狂笑之聲便不斷傳出,不少缺心這群人酒後惹事,也便都躲之不及。待到亮之時,才有人發現這些人居然都被屠殺在了酒桌之上。但二十四具屍首中,唯獨沒有鐵衣九江的屍首。以此推斷,鐵衣九江要麼便是那行凶之人,要麼便是在對方行凶之時唯一逃脫之人。所以要抓住凶手,首要便是先尋找到鐵衣九江。
尋找九江的任務落到了勢大人廣的華中劍閣頭上。再,以劍閣的影響力,在下要尋一個人是何等輕鬆的事情,但這次卻出現個例外,劍閣尋了許久也未曾尋到這名九江。於是,這段凶案便成了一宗許久都未曾結案的謎案了。
這是插曲,當前最為首要的還是五位國君共同商議滅羊之事。但到來的並非是五位國君。
吳國居然一個人都沒有到來!
北夷國也隻是派來國君的侄子參會。
當眾人齊聚議事堂的時候,坐在最高位的華滄海臉上寫滿了不悅。
華國的軍中大佬木門亭主持著會議。
當麵對著吳國沒有人,北夷國僅僅隻有國君蘇玄黎的侄子蘇上景到來的尷尬場麵的時候,心思縝密的徐白秋發話了:“就憑我們在場之饒實力,抗擊一個渡洋而來的羊人,應該還是有些把握的。我徐白秋先表態,我蜀國定當舉全國之力來抗羊。”
聽著蜀國國君徐白秋先表了態,巴渝國君武廣仁跟著話了:“我巴渝願意為抗羊拚盡最後一份力。”
“我北夷國正趕上王位的繼承交接儀式,是故老國君與新國君都不便前來參會,於是便派我來到此處。抗擊羊人是整個大陸的頭等大事,我北夷國出錢出力出人同樣不會落後別人。”北夷國的蘇上景如此著。
這點蘇上景沒有撒謊,老國君蘇玄黎隻有一個女兒,並且是年老之後才得了這麼一個女兒,國君之位本來準備傳給這個侄子蘇上景的,但蘇上景不願領這國君之位,隻想一心輔佐堂妹,於是蘇玄黎才將王位傳給女兒蘇上善。這也將是整個大陸少有的女國君。蘇玄黎決定,在自己還可以幫自己女兒輔佐一段時間,於是宣布提前退位,讓女兒蘇上善盡早真正統領起龐大的北夷國。
各自都表明了抗羊的態度,華滄海臉上也露出了難得的笑容。聯合抗羊,軍隊的指揮權是最為至關重要的。在接連幾的商討中,為這軍隊的指揮權大家又各自有著各自的理由。最終,這個最大的權利落在了華國木門亭的手中,原因很簡單,華國出的軍隊人數最多——五十萬人。蜀國與北夷國每家出兵三十萬,巴渝國出兵二十萬。其實蜀國與北夷國在出兵上沒有太多難處,畢竟他們都是大國,三十萬人也沒有傷經動骨,但巴渝國就有些難辦了,之前的戰事消耗,加上本國本來就兵力薄弱,此時哪裏還有二十萬的兵力派遣,但當著這些大國的麵,武廣仁又不能顯得太過弱,硬著頭皮答應了,在他內心清楚,自己的舉國上下,加上傷兵殘兵看現在有沒有二十萬人,他想的是,自己在弱,也需要在此時勇敢的站出來,興許,憑著這次機會,巴渝可能會在這些大國之中取得以往難以企及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