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經武遇植郎(1 / 3)

孫青朔手中懷抱著李洪李將軍拖他帶回給他兒子的將軍戰袍。這戰袍磨損嚴重,顏色也有些蛻變了,可李將軍離開時卻驕傲的說,這是國君在他當上將軍後親自賜給李洪的,這等榮耀希望李將軍的兒子能夠繼承,能夠發揚的更加廣大。

李將軍也就這麼一個獨子,本來一直跟著李將軍上了前線。可在攻下烏羊城後,國君徐白秋體恤李家,為了不讓李家斷後,下強令將李洪將軍的獨子送回了蜀國。

李洪本是農民世家,但他從戎之後吃苦賣命,在軍中脫穎而出,才從農民的身份轉變成將軍,因其忠心又驍勇,才被徐白秋選做伐羊前鋒大將,然後一直走到吳國。現在他選擇成為斷臂英雄,為孫青朔,為餘下的蜀軍創造生的機會,同樣是他在繼續為兒子的前進之路鋪磚,用自己的性命去鋪造的。

孫青朔理解李洪將軍的想法,他也在離別時非常肯定的表態,今後會全力照顧李將軍的獨子。孫青朔能為李洪將軍做的也僅剩這件事情了。

李將軍便帶著兩千壯士在阻擋鐵衣九江的追擊時一人不剩!

僅剩最後一口氣的時候都還抱著身旁一名華軍的雙腿,硬生生是被砍斷手臂才能顧掙脫出來。

也正是因為李洪將軍和兩千壯士的舍命阻擋,孫青朔一行才等到烏羊城外大部蜀軍的前往相救。鐵衣九江也就差半個時辰的時間便可以追趕到孫青朔他們。

事後,徐白秋賜李洪兒子丹書鐵卷,讓其世代為爵,讓其子孫享盡榮華。

得到烏羊城外的大部蜀軍的營救後,鐵衣九江便不敢再追,繼而轉頭逃去。這也讓他在木門成希那裏領來了不小的懲罰。好在他鐵衣九江是華滄海派到木門成希身邊的人,得到的懲罰也就沒有其他華軍的重。木門成希剩下的事就是養好身體並便轉頭繼續前往吳國,那裏畢竟還有羊人在,那裏也許隱藏著更大的隱患。

華國除了對蜀軍下手,去巴渝殺了巴渝國君武廣仁,對同樣在吳國的北夷國人同樣沒有手軟。

公孫不悔為首的華軍對北夷人一路追殺,從吳國邊界追殺到了巴渝國的狼牙關。

狼牙關是巴渝國與華國三個通道之一。華國最開始攻打巴渝國的時候就在這裏發生過不小的戰爭,那次是林展羽和馮茹南的加入才讓巴渝抵禦住了華軍的進攻。是馮茹南超遠距離的射殺華軍主帥才讓華軍暫時撤的軍。

現在這裏又在發生著戰鬥,主角依舊有華軍,不過對手換人了,由以前的巴渝軍變成了現在的北夷軍。

巴渝國君被殺之後,整個巴渝的邊防便已經潰散了,這個緊要的關口也便再無人看守,國君一死,國也代表完了,再守這關隘意義何在,於是守軍們紛紛放下兵器各自回家去了。北夷人逃到這裏的時候,這座關隘完全是空的,所剩無幾的北夷人看準了這裏險要的地形和易守難攻的優勢,於是不再繼續往北逃亡轉向向西進入了這狼牙關。有了狼牙關的地理優勢,北夷人這才緩過一口氣來。

北夷人緩過氣的時候卻急煞了公孫不悔。要知道他手中的是華國的王牌軍五旗營,手中拿著王牌卻將北夷人不能殺盡,你說這公孫不悔找不著急?

但地理上的優勢又讓公孫不悔完全沒有辦法。於是便成了今天這種我死死的將你圍著,卻就是打不下你的局麵。

林展羽帶著第三團依舊待在吳國吳城附近。他得到的命令是死守吳城。身在華軍中的林展羽哪裏曉得在這之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要是他得知巴渝國君武廣仁已經被殺害了,華軍已經對蜀國和北夷國動手了,他還會待在第三團嗎?他還會為華滄海繼續賣命嗎?可惜的是在這裏他任何消息都沒有得到,依舊還以為天還是那片天,地還是那片地。依舊想著如何帶領第三團的弟兄們如何殺光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