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前的當務之急不是定國君一事。原因很簡單,定不了。當真定百裏秦?那是不現實的,就算在烏羊城的這些人支持他,可整個巴渝國呢?
“這是從哪來的人啊?當我巴渝國君?”師出無名,名不正言不順。
其次百裏秦自己也不會做這樣的事情,不僅現在不會,將來他也不會,這在百裏秦內心已經深深做出了決定。他百裏秦不是想謀權利的人,他的性格也不合適,雖說勇猛,雖說仁德。可他有致命的缺點,作為當國君來說是致命的缺點,那便是仁慈。
仁慈之人當不了大官。因為仁慈之人心便容易軟,這在權謀之中是最大的忌諱。蔡植郎在思索百裏秦當國君一事上,是因為他沒有真正了解這個人,如果他知道百裏秦是如此仁慈之人,他也不會如此說。
百裏秦並不知道自己的這個性格缺陷會影響他的“官運”,他隻知道他現在和將來能夠做的就是用自己的刀,去砍掉破壞他和他身邊人生活的人的腦袋。然後再安靜平和的生活下去,就像他的舅舅一樣,守著他們的酒館,做著他們的小生意。生上幾個小孩,讓孩子們繼續過著百姓的平凡生活。
所以現在他決定要做的,便是依從小道士丹羽的計劃,將神龍戰斧重鑄,以神龍戰斧的力量來斬了華滄海和依舊盤踞在吳國的羊人。
有了這麼多人的加入,百裏秦再也不用當心烏羊城的防禦問題了。這下可以放手一幹。
大家對於計劃的步驟是沒有異議的,都是認為先去北夷,再去華國。
神龍戰斧共分為三部分,分別是華國,蜀國和北夷國掌管,後來雖然說給巴渝和吳國分出了一部分,可徐白秋清楚,那不過是假象,是忽悠人的。這時他沒有隱瞞,將實情講了出來。這都是數百年前的事情了,現在的人也沒有什麼好責怪好生氣的,隻是在心中暗自思量,人心其實都是自私的,誰會甘心情願的將自己手中的寶貝輕易分割出來。
徐白秋此時依舊沒有將他手中的神龍戰斧殘片拿出來,他隻是說在最後重鑄神龍戰斧的時候,他的那份自然會出現。在一切都還是個夢想的前提下,他的這種說法並不意外,再說,眼前這些小輩,怎會不信任身為國君的徐白秋?
北夷國,那是很多人都未曾去過的地方。馮茹南袁經武行走江湖這多年,在他們心中從未想過要去趟北夷。百裏秦跟著師傅李遊也遊離過不少地方,也是未曾去過北夷。這都是因為北夷這個地方,在整個大陸上來說,都是一個不適合生存,切少有資源的地方。常年的冰雪覆蓋,殘酷的環境,還有北夷人傲慢的性格,這些都讓大陸其他地方的人不喜歡北夷。
在傳說中,北夷人身上長滿長毛,以至於他們在冰天雪地中也不畏懼寒冷。傳說中,北夷人都隻吃生肉,所有食物都不需要經過加熱便可生吃下去。
但這都隻是傳說,雖然百裏秦身邊有北夷人——鐵師尹誌剛,可這個身為北夷人卻長在烏羊城的北夷人絲毫看不出丁點兒異族痕跡。
所以在確定去北夷的時候,百裏秦提出帶上尹誌剛。對著大家他隻說出了尹誌剛是北夷人的身份,由北夷人帶回北夷自然要比他們自己硬闖來的輕鬆。並未將他深的鐵師傳承的事情講出來。不是不信任大家,隻是在不斷的經曆過程中讓他學會了任何事情保留三分。鐵師這一現在極為稀少的職業,在重鑄神龍戰斧的最後一步上,一定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北行的隊伍中便多出了一位尹誌剛。其他人便是蜀國國君徐白秋,雲隱門二師兄花日紅,蜀中女俠馮茹南,將門之子孫青朔,赤霞武士百裏秦和鳳凰弟子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