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了緬甸,楚天宇馬不停蹄的前往泰國,因為三方混戰而打得筋疲力盡的泰國雖然有抵抗,且以華夏興不義之師為罪名,號召全國民眾抵抗楚天宇大軍,但在華夏軍隊摧枯拉朽的攻擊下,很快就投降了。
廢掉泰王,複製第三個越南,在楚天宇的手中再次出現了,反正每個條件都一樣,都是東瀛的翻版。
解決掉了這三個國家,中南半島其他的小國自然是不敢反抗,楚天宇隻需要派遣一隊士兵過去,讓對方簽掉一些文件之後,就沒有再管了,反正帝國需要的是當地的經濟利益以及資源,至於對方怎麼過,怎麼活,怎麼處理老百姓,沒多大的興趣。
解決掉中南半島之後,楚天宇曆經半個月的行軍,來到了有馬六甲海峽明珠自稱的新加波,楚天宇登上了新加波之後,征集了幾萬當地百姓,開始在大興土木,準備建立一座永久性要塞,以掌握這個世界咽喉。
隨著海軍運輸的物資慢慢的到達新加坡,很快,一座永久性要塞初具規模,楚天宇寫了一個奏折給內閣,希望內閣能夠加大對於新加坡的投資以及闡述了新加坡對於日後帝國的重要性。
得到滿意的答複後,楚天宇在海軍的幫助下,登上了有南洋最大島嶼之稱的巴達維亞島。
登陸上島嶼之後,他經常能看到一些土著,在帝國軍隊附近徘徊,且帶有很重的敵意。
作為前世的中國人,楚天宇自然知道,在後世的近代曆史裏,這些巴達維亞土著給華夏人造成了多大的傷害,遠的不說,九八年,還有六四年,這兩個慘案,就足夠楚天宇銘記於心,今天,既然自己到了這裏,他們後輩犯下的罪,自然由這些土著償還。
很快楚天宇一道“清理令!”發布了下去,“為了給帝國子民留一個更好的環境,這裏不需要別的人,隻能是華夏人”楚天宇這次沒有再找冠冕堂皇的理由,直接下令,殺掉時限內的土著。
很快,楚天宇走一路,就讓人清理一路,隻要是行軍路上的土著人或者是村莊,一律殺掉,而以服從為天職的華夏軍人們,自然是忠實的履行了這道命令,凡是有土著人的地方,一定會殺的幹幹淨淨,無論男女老少。
至於有些軍人忍不住想幹點不為人恥的事,楚天宇倒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要在事後幹掉對方就可以了, 理由麼,就是為了保證華夏血統的純正。
當地的土著麵對這場莫名其妙的屠殺,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按理說,這些土著沒有國家,都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理論上,沒有任何跟華夏有交際的理由,這屠殺,也太莫名其妙了吧?
當然,楚天宇是不會告訴他們,你們的子孫在日後給華夏子孫帶來了嚴重的傷害,我現在隻是報仇。
當然,楚天宇這一路屠殺過去,將原本就少的當地土著殺到隻剩下一點點,根據事後的統計,原來有幾百萬的土著在楚天宇這一陣屠殺之下,居然隻剩下一百來萬,整整屠殺了兩百多萬。
這些華夏軍人當然不會知道自己殺了這麼多人,他們隻是麻木的執行軍令,麻木的揮刀,抬起,揮刀,抬起。
這次屠殺,被後來的曆史稱之為南洋大屠殺,這也讓巴達維亞島的土地更加肥沃,讓當地的食肉動物更加健壯。
後世的史學家都認為楚天宇當時的舉動過於血腥,根據史料記載,楚天宇在離開巴達維亞島之後,整個島嶼在半年之內,都飄蕩著一股子濃重的血腥味。
當然,有人罵,自然有人捧,有些史學家稱楚天宇為巴達維亞的人種進化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而且也為南洋地區的人種融合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甚至一些土著後人都在誇讚著楚天宇的大屠殺,稱如果沒有這次屠殺,就沒有後來華夏帝國殖民巴達維亞的經曆,沒有這層經曆,那麼,南洋依然還是蠻荒之地。
這些後來的事,這裏暫且就不提了,在巴達維亞島上轉了一圈,楚天宇終於來到了號稱南洋第一城市的雅加達,作為印度尼西亞王國的首都,這裏早就被海軍陸戰隊攻占了下來。
進城的時候,楚天宇依然還能看到被炮轟清洗一空的殘垣斷壁以及嫋嫋的青煙,路邊當地人士兵的屍體到處都是,楚天宇叫來海軍陸戰隊的將領。
“怎麼打成這個樣子?日後帝國還要在這裏建立總督區呢,”楚天宇皺著眉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