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不成,不見那塗山,也力戰不敵群雄,身隕道消,獨剩得那黑鯨器靈狼狽逃脫了麼?
…………
落英門,桃源城。
理門的修士已經逃散,掌控修士戰陣的周禮秩身隕,屍體正停放在齊國一眾修士身前,陪伴他的是二十二名同門築基,不同的是,他們需要在另一方世界重新修煉了。
大亂之後,秩序已經逐漸回歸正常。
原本屬於落英門宗門的店鋪,商號,館驛,均被沒收,一應人員,沒有逃散者,均被赤霞門修士臨時控製,仔細的看管起來,至於他宗店鋪,隸屬於理門的一律封店,轉交給齊國指定的商會,餘下七盟以及周邊各宗各派的產業,則原封不動,但需繳納少量維持治安的靈石即可。
原本這些費用也是不需要的,畢竟有落英門宗門大庫多年的積蓄,不過在打開之後,曾寶賢還是開了眼,這裏都是些什麼破玩意?
雖然有幾名齊國金丹先一步挑走一些法器的緣故,但餘下的存貨,鮮有價值較高的存在,到了現在,曾寶賢也真正明白了,為何之前與塗山鬥法,門內修士鮮有助拳者,一方麵,是塗山性格使然,霸道作風讓左右不喜,另一方麵,也是這宗門蓄積,有些過少的緣故,所謂府庫豐而門徒皆忠,話,同樣是治理一宗一派,怎麼會到了這步田地?
或者,是不是值錢的都在塗山一人身上?曾寶賢不禁懷疑道,雖然有這樣的可能,但也未必就是真的,他聽一個投奔自家赤霞門的大庫副管事,塗山之前那位元嬰師叔,讓出掌門之位前,從大庫拿走了不少物品,想必也有這個原因。
不過資財倒不是主要的,這場突如起來,形同早產的戰爭,結局倒是讓曾寶賢十分滿意,雖然折損了過半的築基和玄級修士,但卻幾乎盡收落英門領地,並且重挫了理門。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桃源城。
在齊國的堅持下,桃源城周圍五城,仍然歸屬於“落英門”,至於掌門的人選,自然是齊國指定的一位修士,名曰“段行逢”,築基六重,原本是落英門駐齊國的別院執事,其夫人和幾房妾室均為齊國人,子女也自在齊國長大,想必對於齊國言聽計從。
對於在身邊立一個這樣的傀儡宗門,本來曾寶賢是不喜的,不過相比齊國,自身實力有限,他也毫無辦法,但這事情也不是半點好處也無,桃源城周圍五城,隔絕了赤霞門與理門接壤的部分邊界,對於防備理門,也有些作用,畢竟事後算賬,理門如果要找自己黴頭,有齊國這個傀儡宗門遮擋一二,卻也是件好事。
還未等他歡喜,邊卻有一朵彤雲快速接近,待到抵近時,一股霸道的元嬰氣息,迅速向這邊掩來,曾寶賢深吸一口氣,暗暗將修為內斂,移步齊國元嬰田義成附近,他知道,這個時候,他這個相對修為不濟的“掌門”,必須要更低調才行。
理門的元嬰到了,自然會向齊國的元嬰要個法,這是他們之間的事情,曾寶賢給堂弟曾寶駿一個“你懂”的眼色,讓其帶領門內關鍵的數名修士先一步撤離,這個時候,躲得無妄之災才是正道。至於最後的結果,他相信齊國人會毫發無損的安然離開,而自己,則要恭敬的吐出幾座毗鄰理門的城池來,顧全理門元嬰的臉麵,否則,真的動起手來,在這已經坐實的宗門戰爭中,元嬰出手已經不受限製的情況下,曾寶賢自忖討不得半點便宜。
至於從自己手中也得到一城的碧雲宗,現在曾寶賢已經得到準確的情報,碧雲宗南部的清禹宗,趁其守備空虛,突然北襲,劫掠了碧雲宗中部數城,占領了其南緣部分領地,並有一名合作的商會金丹身死,這個結果,相信對於其掌門鄭家聲是個不的打擊。
彼此各自安好吧,對於這個南鄰,曾寶賢希望他能挺過這一關,魏國紛亂,分裂為三宗。金光閣、音寺和羅門,擺脫既往窠臼限製,想必會有所作為,不日或會北上,而七盟作為力量薄弱的地帶,很可能會被音寺和羅門覬覦,而這突然冒出來的清禹宗,更是急不可耐,據宗門成立大典還未舉辦,就已經吃相難看的興兵北上,完全不顧丟掉宗門保護期的協定,這點,倒是同北麵兩個心翼翼的鄰居不同。
此戰收益不,但損失也頗大,原本打算西進的策略,似乎還要再延緩幾年才行,想想淺
山宗這個障礙,如此弱的存在,倒也避過了這場戰爭,曾寶賢心中略感惋惜,不過,江楓這個掌門,能否從那幾人手中逃脫,倒也是個問題。另者,他什麼時候和齊國的金丹晏殊佳攪在了一起,倒是件怪事。